最新欺詐警告(於2023年4月更新)。如要了解更多資料及如何保障自己,請按

Investment Institute
CIO觀點

政策緊縮的風險

  • 06 五月 2022 (5 分鐘閱讀)

聯儲局目前進度良好,成功按照為市場設定的方向逐步加息。利率仍有一大段距離才會見頂,但過程將帶來重大風險。這可見於英國央行加息及有關負增長的言論。滯脹擴大不能安撫市場。歐洲央行現時預期隨著通脹見頂,增長數據將佔主導地位。風險資產的未來情況或會轉差。

再度加息

如預期所料,美國聯邦儲備局本周宣佈把聯邦基金利率上調50個基點。主席鮑威爾亦淡化在其後會議加息75個基點的可能性。因此,市場重新評估今年餘下時間和2023年的預期加息方向。市場仍然預期2022年底前,息率將再提高200個基點,並預期明年第二季的聯邦基金利率最終達到約3.25%。我認為聯儲局相當滿意已經收緊的貨幣環境,官員近月已進一步發放鷹派訊息。利率預期高於3%、債息走高,及BBB級公司的企業借貸成本較去年夏季的低位高超過250個基點。

步向目標

最後一次如此進取地收緊貨幣政策,需回溯至2018年。當年股票和信貸的全年總回報為負數,下半年表現相當不濟,尤其是增長指標開始減弱。部分風險指標——實際美國收益率、通脹收支平衡、意大利-德國主權息差、歐元交叉CDS指數、新興市場債務息差和VIX股票波動率指數——已處於2018年的高位。其中信貸指標最為明顯,交叉指數和新興市場債務息差已高於2018年的高位。實際收益率、股票波動性和意大利-德國國債息差則仍有一段距離。市場走勢反映債息可能進一步上升,股票價格進一步下跌,因此,投資者無法忽視所有市場的額外下行風險。滯脹氣氛也是重要的負面因素。

鮮見利好因素

透過我們的宏觀-估值-氣氛-技術(MVST)框架判斷不同市場前景,整體宏觀因素依然負面。通脹可能見頂,但仍會繼續高企;家庭實際收入受擠壓、廣泛投入成本通脹及政策收緊的壓力,導致增長放緩。2022年至今,這些因素令各項資產類別錄得負回報。這種市況的好處是估值更見吸引。去年以來,債息和息差上升,股票評級顯著下降。從市場評論可見,氣氛依然不濟,我預期在歐洲停止敵對行動、能源價格開始回落及全年通脹率明顯見頂之前,氣氛不會顯著改善。英國央行連續第四次加息,同時警告通脹升溫和增長放緩!這引發環球債券和股票市場的負面反應。沒有人希望滯脹。 技術因素方面,波動性和流動性目前作用不大;對固定收益投資者而言,央行退出量化寬鬆及縮減資產負債表,將為市場預期產生不確定的影響。整體而言,MVST評分表之中的大部分因素均趨向負面。

未來方向

樂觀一點地看,雖然油價居高不下,但自3月中以來大致窄幅波動,布蘭特原油現貨價每桶介乎約100-110美元。天然氣價格普遍向下。因此,能源推高通脹的重要作用逐漸減退,有助降低按年通脹率。投資者值得看看美國4月份的消費物價報告。10月至2月,核心消費物價每月升0.5%-0.6%。3月份的月度升幅跌至0.3%。目前彭博預測4月份為0.4%。核心通脹的走勢可能也在緩和(但如參考生產者價格指數,油價壓力未有得到太大紓緩)。聯儲局已加息0.75%,並成功轉為收緊貨幣環境。美元兌其他主要貨幣處於近20年高位。我重申上周的觀點,國債市場提供了機會,讓投資者可在這些收益率水平增加存續期。如未來增長破裂和利率預期逆轉,美國國債收益率下降1%,將可帶來7-8%的總回報。如股市再次下行,這種部署將相當合適。

加息爭議

英國央行再次率先加息,本周將利率上調至1%,並談及增長顯著放緩。市場未有正面反應,其行動牽連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在5月5日下跌逾1,000點。此外,貨幣政策委員會的觀點存在分歧,三名成員認為應加息50個基點(鷹派),部分成員則認為增長和通脹前景需要更加平衡(鴿派)。先後有人對我說,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和貨幣政策委員會(MPC)的運作非常不同。在美國,主席於舉行政策會議前徵求意見,並尋求共識以貼近當局向市場傳達的訊息。英國MPC的討論則較為熾熱。難怪歷史上有著較多分歧。當局未有達成一致決定,並嚴厲地警告前景,這不符合部分人士的期望。未來一年左右,英國的增長/通脹組合可能惡化。彭博預測英國今年的增長率為3.8%,2023年為1.6%,預期通脹平均為7.1%和3.4%。與美國2023年增長2.1%,通脹預測2.8%相比,英國的前景更加偏向「滯脹」。政局也存在更多不確定性,種種因素反映英鎊未獲看好。貨幣市場可能重試1.20美元水平——重覆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2019年和2020年爆發新冠疫情時的低位。此外,英國首相往往無法安然渡過英鎊和通脹危機,地方議會選舉亦未有支持約翰遜。

歐洲情況

聯儲局和英國央行已在5月份加息,這令市場對增長前景更加不安,並認為聯儲局可能在6月再次加息50個基點,市場未來將留意歐洲央行的行動。當局可能在7月首次加息,這大致已成為市場共識。考慮到基準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自去年夏季起已上升150個基點,歐洲央行的曲線較為落後。負利率對歐元區經濟的作用不大,甚至影響了銀行業。因此,歐洲央行需要採取行動,最少將利率提高至正數水平,否則歐元可能比現時更加弱勢。市場預期歐洲央行今年加息80個基點,考慮當局近年的取態,此舉令人難以置信。其中一個仍然遠低於2018年水平的風險指標,是意大利-德國政府債券息差。目前為190個基點,意大利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2.86%。息差增加並非由任何意大利的系統問題造成,主因為廣泛通脹和貨幣緊縮環境。隨著資產購買結束,歐洲需避免重演主權債務危機。因此,重點是歐洲央行需要率先看清通脹形勢,管控利率的升幅。否則,便會出現債務可持續性的問題。意大利的經濟增長,不足以支撐借貸成本較目前進一步增加。

側重美國資產

我個人對債券配置的觀點是側重美國,多於歐洲和英國。收益率上升,且已因應潛在的政策收緊大幅改變。美元強勢,短期內難見歐元或英鎊復甦。歐洲也增長疲弱,因此,從信貸角度看,其風險較高,尤其是主權債務與銀行債務的關係再次備受關注。

利用石油利潤投資可再生能源

兩間在英國上市的大型石油巨企本周傳出上述消息。收益意外增加,引發向能源業徵稅的政治爭議,希望藉此撥資可再生能源的投資,協助紓緩家庭能源價格上漲。能源公司會否被徵收暴利稅,取決於政治爭議的結果。但投資者也應與這些公司合作,確保從價格上漲獲得的經濟租金,可用於發展這些公司旗下的可再生能源業務。這是理想的運作模式。化石燃料的直接成本高昂(更不用說無法承受的間接成本),應會加快轉型至可再生能源——現時可再生能源的發電效率更高。如市場未能促成轉型,便需要從政策著手。部分人士抗拒淨零計劃將造成危險後果,這種能源更清潔、更可靠和更少爭議,未來,我們需加強宣傳其眾多優勢。

Related Articles

CIO觀點

值得延長債券年期

CIO觀點

硬著陸或推遲,氣氛偏向承險

CIO觀點

不確定之旅

    免責聲明

    本網站由已獲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 (以下簡稱「證監會」) 發牌的安盛投資管理亞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盛投資香港」)發布,內容僅供一般傳閱及資料參考之用。按照任何適用的法律或法規,本網站並不構成與金融工具交易相關的投資研究或財務分析,也不構成安盛投資管理公司或其關聯公司作出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服務或進行任何相關交易的要約,並不應被視為招攬或投資、法律、稅務或任何其他建議、投資策略建議或買賣證券的個人化建議。本網站的編寫沒有考慮任何特定人士的具體情況、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投資知識或特殊需要,亦有可能會隨時更改而恕不另行通知。要約僅會按照相關發行文件中所披露的資料作出。如果閣下不肯定本網站所載任何資訊的含義,請諮詢獨立財務顧問或其他專業顧問。

    由於本網站內容經過簡化,所載內容並不完整並屬於意見;文中的估計和預測具主觀性,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此等意見、估計及預測亦不保證會成真。實際營運結果及成果或存在重大差異。本網站內的資料、數字、聲明、分析、預測和其他資料乃根據我們在建立本網站時的知識狀態提供。本文所載的資訊從相信屬可靠之來源獲得。安盛投資香港有理由相信該等資訊為準確、完整及最新。在法律允許的最大範圍內,安盛投資香港、其關聯公司、董事、高級人員或僱員對第三方所提供的數據(包括該等數據的準確性)概不承擔任何責任。本文件並未載有足以支持作出投資決策的資訊。所提及的公司資料(如有)只供說明之用,並且不應被視作為投資建議或招攬。

    所有投資均涉及風險,包括損失資本。投資價值以及收益可升可跌,過往表現並不保證未來回報,投資者或會無法收回最初的投資金額。投資者不應僅根據本資料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本網站列出的某些服務或不適用於零售投資者。

    本網站未經證監會審閱。© 2023年安盛投資管理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