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欺詐警告(於2023年4月更新)。如要了解更多資料及如何保障自己,請按

Investment Institute
環境

氣候變化:投資者能如何協助實現「公正轉型」?

  • 24 十二月 2021 (5 分鐘閱讀)

行政摘要:

  • 眾所周知,氣候變化是一種系統性風險,但對於低碳經濟轉型可如何影響社會,人們卻知之甚少
  • 公正轉型力求不讓任何人掉隊,並確保公平分配相關變化的後果。轉向低碳能源、建築、運輸和工業生產將使國家和產業面臨巨大的調整和挑戰,勞工和他們的社區亦將面臨同樣的局面
  • 若未能預見這些挑戰的社會影響,則可能阻礙氣候進展,並因不平等加劇而助長政局不穩。這有可能破壞發展中經濟體和發達經濟體之間脆弱的平衡
  • 在本文中,我們將思考如何鼓勵企業將公正轉型納入業務策略,並探究我們作為一家資產管理公司,如何着手將這種新興的概念融入我們的投資決策
  • 不同行業需要不同的方法,但其中必然包括對業務模式如何演變、如何管理人力資本,以及企業如何發揮僱主和利益相關者角色的考慮。我們還必須將可及性和可負擔性問題納入評估。
  • 公正轉型對資產管理行業有着廣泛的影響。不正視有關問題的世界,是一個政局持續不穩,並因為風險回報失衡而難以進行投資的世界。就此,應從由上而下的角度作出各別的具體審視,範圍包括貨幣和預算政策

公正轉型並非新概念。它交織着環境主題和社會主題,並於1990年代初由美國勞工領袖馬佐基(Tony Mazzocchi)提出,旨在「解決就業和環境之間的衝突」。2015年,《巴黎協定》就氣候變化提到了公正轉型;同年,國際勞工組織於旨在創造體面工作和促進社會保障的指引中亦提及該概念。

本議題的關鍵是:承認轉向低碳能源、建築、運輸和工業生產將使國家和產業面臨巨大的調整和挑戰,勞工和他們的社區亦將面臨同樣的局面。若未能預見這些挑戰的社會影響,則可能阻礙氣候進展,並加劇局部地區乃至全球的不平等,破壞發展中經濟體和發達經濟體之間脆弱的平衡。

因此,政府、政策制定者、企業、工會以至民眾自身之間需要協同行動。

不正視公正轉型的世界,是一個政局不穩定性升溫的世界;對資產管理公司來說,則是一個長期風險回報失衡導致投資難度大增的世界。要全面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採用由上而下的方法,分析預算和貨幣政策的作用,以及它們如何與金融市場和資產價格相互影響。本文的重點不在於此,而是在於思考我們如何量度企業實現公正轉型的進展,並了解我們作為一家資產管理公司,如何確保企業將公正轉型納入其氣候策略。

我們需要保持虛心的態度,就指導企業和投資者的意見而言,公正轉型仍然是一個未完善的概念。

方法將視乎行業而有所不同,但大致來說,我們將考慮業務模式如何演變、如何管理人力資本,以及企業如何發揮其僱主和利益相關者的角色。我們還必須將消費者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納入考慮。

今年11月在格拉斯哥舉行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理所當然地討論了轉型的社會層面,同時也談論了關於「國際公正轉型」的初步想法。不過,其細節和里程碑欠奉,離成為普遍外交爭輪要點尚有一定的距離,尤其是在各國仍然聚焦於「守住1.5°C」1 的時候。因此我們的看法是,負責任的投資者對風險保持警惕,並願意努力應對相關風險,他們應準備好帶頭以身作則。

社會排斥與不平等加劇風險

在許多人的生活變得更搖搖欲墜的時候,邁向低碳世界的轉型將展開。世界銀行的《2020年貧困與共享繁榮》報告強調,在不斷推進減貧和共享繁榮20多年後,有關努力陷入停滯狀態2 。減貧和共享繁榮率早於疫情前便停滯不前,報告結果顯示,根據新冠肺炎疫情基準情境估計,2020年全球有8,800萬人陷入貧困,而在不利情境下則有多達1.15億人陷入貧困。

疫情使全球升溫和相關效應的預期影響變得更為複雜。世界銀行的《大衝擊》(Shock Waves)報告估計,若不採取應對行動,到2030年氣候變化可能使1億多人陷入貧困,又或者視乎範圍和嚴重程度而定,可能有6,800萬至1.32億人陷入貧困3

不論其出現的形式為何,不平等加劇往往會對發展中國家產生極大的影響,而這種影響因不平均的環境風險和脆弱性而增強,既危害農業和農村就業,還構成嚴重的水資源壓力和糧食短缺風險。

非洲、亞洲和太平洋地區依賴於生態系統的就業比例最高,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報告4 ,三區的比例都達到40%以上,其中大部分工作與農業相關(80%)。其他比重最大的行業為林業和漁業(5%),以及食品、飲料和煙草(6%)。

因此,氣候變化對消除貧困來說是直接的威脅。轉型的性質繼而將決定我們的新時代是使弱勢人口(已陷入貧困的人、土著和部落族群、外勞等)的處境惡化還是緩和的處境惡化還是緩和。依賴生態系統及環境退化的一個附帶影響是可能造成嚴重糧食不安全、水資源短缺、損失和破壞,進而導致災難性的人道後果,並引發大規模的流離失所和移民5 。轉型必須承認並解決這些宏觀影響。每年數千萬人流離失所的潛在效應對世界和每一位投資者都有重大的影響。

氣候變化緩解措施本身可能在短期內帶來挑戰,但是許多研究證明,長遠而言,走向更可持續經濟的公正轉型不論在未來增長、創造就業機會還是促進體面工作條件方面,都有潛在好處。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經合組織)2017年的一份報告估計,到2050年,決定性轉型計劃可以帶動G20經濟體的長期產出平均提高5%。6

Image

工作轉變

細看就業機會方面,全球氣候與經濟委員會設立的旗艦項目「新氣候經濟」的最新報告得出結論:到2030年,進取的氣候行動可在全球經濟中帶來3,700萬個就業崗位的淨增長7

淨增長將來自可持續做法的採用,包括改變能源組合,增加使用電動車,以及提高現有和未來建築的能源效益。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行業將是能源可持續發展措施和就業需求的最大受惠者。

同樣,向循環經濟邁進以減少材料開採和廢物的產生,亦有助於增加就業機會。國際勞工組織指出,促進物品的再利用、回收再造和維修可以在全世界創造約600萬個新的就業機會。

綜觀而言,工作方面的前景也許樂觀,但個人生活和每個地區或國家遭受的影響並不平均,而且環境可持續性並不一定具創造就業機會的潛力。

為實現公正轉型,推動綠色行業、鞏固體面工作條件,以及建立社會保障體系,作為抵禦收入風險(不管是源於氣候變化的物理風險,還是源於低碳經濟轉型)的第一道防線,制度、政府決策和有效實施是關鍵。

Image

許多地區過往的去工業化經驗突顯出,除了考慮直接的就業影響之外,還必須了解受影響地區的整個生態系統,在受影響最嚴重的地區使用適當的地方經濟發展工具,改善相關知識的共享(採用其他司法管轄區的最佳範例),並建立公私營合作關係。

轉型必然會導致某些行業的工作崗位消失,此情況或許在發達市場中最為明顯。碳密集型行業或資源密集型行業的規模將縮小。公正轉型要求對勞工進行再培訓,重新分配他們的崗位;並且須進行監督,確保行業的體面工作條件迅速擴展,滿足新的需要。倘若主要經濟體能夠抑制勞動力市場的動盪,投資者將迎來巨大的潛在優勢。

社會對話將有助於推動勞工和環境問題的框架和立法,並協助實施適當的管治結構,以管理和處理風險。這說明了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議程制定的優先事項,以及國際勞工標準中包含的原則,其中包括注重協商和勞資集體談判。

負責任的投資者還必須考慮社會和經濟領域的性別差異如何加劇了女性的脆弱性,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中,女性獲得土地、信貸或教育等資源的機會比男性少。發達國家的情況亦岌岌可危,疫情之下女性的就業率大幅下降8

可再生能源行業(包括製造業和建築業)以男性佔大多數,應當鼓勵採取措施,確保邁向低碳世界不會加劇上述疫情期間出現的趨勢。意識到氣候變化帶來的性別效應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3次締約方大會議通過了一項性別行動計劃,力求推動性別考慮因素融入到所有活動,包括實施的方式(融資、技術開發與轉讓以及能力建設)。公正轉型亦有相同的效果。

資產管理公司能如何幫忙?

資產管理公司在這些領域採取行動的動機顯而易見。轉型過程中的潛在社會影響包括為期幾十年的宏觀大變革,以至個別發行人的急速劇烈調整。想到投資者有必要在此領域採取行動,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轄下葛量洪氣候變化與環境研究所與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責任投資倡議組織合作編寫了一份指南。

指南確立了以下五種主要方法,機構投資者可藉此結合共融發展路徑採取氣候變化行動9

Image

資料來源:LSE/葛量洪研究所,2019年

我們與企業的議合將是這個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我們力圖確保企業將公正轉型納入到氣候策略。

縱使關於這個主題的學術研究不斷累積,但就企業和投資者的實際考慮而言,公正過渡仍然是一個未完善的概念。雖然人力資本管理在技術、業務模式和市場需求的轉型變革中至關重要,但在大多數企業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中,卻一直缺乏這方面的管理。

我們就氣候問題展開的交流顯示出,議合是促成改變的有效工具10 ,同時也是推動公正轉型的關鍵。第一步是了解企業以下方面的策略:

  • 氣候變化的影響(對僱員、供應鏈中的就業機會和受影響社區)
  • 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重組的必要、僱員人數和質素、對薪金的影響、退休金)
  • 為了減輕風險、提升/重塑員工技能和創造新商機而作出的投資

2021年7月,世界基準聯盟(World Benchmarking Alliance)公佈其公正轉型方法,提出將用於評估企業是否符合《巴黎協定》目標,以及它們如何應對低碳轉型社會挑戰的指標11 。其確立的六個主要企業評估領域如下:

  1. 社會對話與利益相關者議合(「利益相關者」尤指員工、股東、工會、政府與監管機構、社區團體)
  2. 公正轉型規劃
  3. 體面及環保工作機會
  4. 重塑員工技能和再培訓
  5. 社會保障和社會影響管理
  6. 政策與規例倡導(包括遊說活動)

這些指標各行業通用,但可以透過特定行業專有的指標加強。

世界基準聯盟於2021年針對三個高排放行業(石油和天然氣、公用事業和汽車製造商)評估了約180家公司,結果預計於第四季公佈。

氣候行動100+投資者聯盟亦將發佈公正轉型指標,作為其基準評估的一部分12 。雖然在主題發展初期,議合通常是從信息披露開始,但前述兩項倡議均有助我們制定此領域的企業議合框架。

在社會層面收集合適數據的難度比氣候方面高,因此指標的客觀性和適宜性都必須經過檢驗。就像氣候問題一樣,公正轉型的責任應由公司結構內的最高決策層承擔。就優先次序而言,能源、樓宇建築、運輸、農業和食品等高排放行業的利害關係最大。

某些用於評估企業如何響應公正轉型的標準仍然是特定行業專用的,農業食品行業的標準將與能源行業的標準大不相同。

不管是哪一個行業,都必須從多個角度,就企業作為僱主、服務/商品供應商,以及影響本地社區的利益相關者身份進行評估。

同樣,評估標準必須包括消費者的可負擔性,轉型應盡可能讓更多的人接觸得到。就此而言,各行業與政府或監管機構的關係可能不一,視乎司法管轄區而定,同業之間亦可能有所不同。

鑑於電動車電池和太陽能電池板對鋰和鈷的需求很大,這些原材料的使用量很可能增加,因此必須加強對人權問題的關注。對這些「轉型礦物」的追求將使採礦業的工作環境成為關注焦點。在這方面,法國於2017年推行的《謹慎責任法》13 將有助於確立我們評估有關事宜的方法。

我們仍處於衡量企業如何協助實現公正轉型的早期階段。儘管COP26未有提供進一步的助力,但事情進展仍然很快。本議題的日益普及,以及企業與主動型責任投資者的交流互動已導致一些行為上的改變,帶領我們邁向真正融合的第一步。我們認為,參與「公正轉型聯盟」集體議合倡議將幫助我們在受影響最嚴重的行業找出最佳做法,使我們更能發現社會進步策略的領先者,並相應地識別出落後者及與之議合。

  • 44CK5be06buO5Y2U5a6a44CL5oyH5Ye677yM55CG5oOz55qE5rCj5YCZ6KGM5YuV5oOF5aKD5piv5oqK5YWo55CD5pqW5YyW5bmF5bqm5o6n5Yi25Zyo5bel5qWt6Z2p5ZG95YmN5rC05bmz5Lul5LiK55qEMS41wrBD5YWn
  • aHR0cHM6Ly93d3cud29ybGRiYW5rLm9yZy9lbi9wdWJsaWNhdGlvbi9wb3ZlcnR5LWFuZC1zaGFyZWQtcHJvc3Blcml0eQ==
  • aHR0cHM6Ly9kb2N1bWVudHMxLndvcmxkYmFuay5vcmcvY3VyYXRlZC9lbi8yNjAwMTE0ODY3NTU5NDY2MjUvcGRmL1Nob2NrV2F2ZXMtRnVsbFJlcG9ydC5wZGY=
  • aHR0cHM6Ly93d3cuaWxvLm9yZy9nbG9iYWwvcmVzZWFyY2gvZ2xvYmFsLXJlcG9ydHMvd2Vzby9ncmVlbmluZy13aXRoLWpvYnMvbGFuZy0tZW4vaW5kZXguaHRt
  • 5oyq5aiB6Zuj5rCR5aeU5ZOh5pyD6LGB5LiL5aKD5YWn5rWB6Zui5aSx5omA5ZWP6aGM55uj5ris5Lit5b+D77yISURNQ++8ieaWvDIwMjDlubQ15pyI5aCx5ZGK56ix77yM5q+P5bm05bmz5Z2H5pyJMiw1MDDokKzkurrmtYHpm6LlpLHmiYDvvIzlhbbkuK3ntZXlpKflpJrmlbjmmK/nlLHmpbXnq6/lpKnmsKPni4Dms4HmiYDoh7TjgILliIbmnpDpoa/npLrvvIzliLDmnKzkuJbntIDmnKvoqbLmlbjlrZfmiJbmnIPpgZTliLA1LDAwMOiQrOOAgg==
  • aHR0cHM6Ly93d3cub2VjZC5vcmcvZW52aXJvbm1lbnQvdGFraW5nLWFjdGlvbi1vbi1jbGltYXRlLWNoYW5nZS13aWxsLWJvb3N0LWVjb25vbWljLWdyb3d0aC5odG0=
  • aHR0cHM6Ly9uZXdjbGltYXRlZWNvbm9teS5uZXQvc2l0ZXMvZGVmYXVsdC9maWxlcy9uY2VfZmFjdHNfc2hlZXRfanVzdF90cmFuc2l0aW9uLnBkZg==
  • 5Z+65pa8SU1G5bel5L2c6KuW5paH5LitMzjlgIvnmbzpgZTlkozmlrDoiIjluILloLTntpPmv5/pq5TnmoTmqKPmnKzvvJtodHRwczovL3d3dy5lbGlicmFyeS5pbWYub3JnL3ZpZXcvam91cm5hbHMvMDAxLzIwMjEvMDk1L2FydGljbGUtQTAwMS1lbi54bWw=
  • aHR0cHM6Ly93d3cubHNlLmFjLnVrL2dyYW50aGFtaW5zdGl0dXRlL3dwLWNvbnRlbnQvdXBsb2Fkcy8yMDE5LzAyL0ludmVzdGluZy1pbi1hLWp1c3QtdHJhbnNpdGlvbi1pbi10aGUtVUtfRnVsbC1wb2xpY3lyZXBvcnRfNDBwcC0yLnBkZg==
  • aHR0cHM6Ly93d3cuYXhhLWltLmNvbS9kb2N1bWVudC8zODcwL2Rvd25sb2Fk
  • aHR0cHM6Ly93d3cud29ybGRiZW5jaG1hcmtpbmdhbGxpYW5jZS5vcmcv
  • aHR0cHM6Ly93d3cuY2xpbWF0ZWFjdGlvbjEwMC5vcmcvcHJvZ3Jlc3MvbmV0LXplcm8tY29tcGFueS1iZW5jaG1hcmsvYmFja2dyb3VuZC8=
  • aHR0cHM6Ly93d3cudHJlc29yLmVjb25vbWllLmdvdXYuZnIvQXJ0aWNsZXMvMjAxNy8wNS8wOS9kZXZvaXItZGUtdmlnaWxhbmNlLWRlcy1zb2NpZXRlcy1tZXJlcy1ldC1kZXMtZW50cmVwcmlzZXNkb25uZXVzZXMtZC1vcmRyZQ==

相關文章

環境

投資者怎樣參與可持續旅遊和交通的發展

環境

綠色、社會和可持續債券問答:社會影響力投資及其他

  • by Johann Plé, Edgar Mehrabyan
  • 07 六月 2023 (5 分鐘閱讀)
環境

明確邁向淨零

  • by AXA Investment Managers
  • 22 十二月 2022 (5 分鐘閱讀)

    免責聲明

    本網站由已獲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 (以下簡稱「證監會」) 發牌的安盛投資管理亞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盛投資香港」)發布,內容僅供一般傳閱及資料參考之用。按照任何適用的法律或法規,本網站並不構成與金融工具交易相關的投資研究或財務分析,也不構成安盛投資管理公司或其關聯公司作出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服務或進行任何相關交易的要約,並不應被視為招攬或投資、法律、稅務或任何其他建議、投資策略建議或買賣證券的個人化建議。本網站的編寫沒有考慮任何特定人士的具體情況、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投資知識或特殊需要,亦有可能會隨時更改而恕不另行通知。要約僅會按照相關發行文件中所披露的資料作出。如果閣下不肯定本網站所載任何資訊的含義,請諮詢獨立財務顧問或其他專業顧問。

    由於本網站內容經過簡化,所載內容並不完整並屬於意見;文中的估計和預測具主觀性,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此等意見、估計及預測亦不保證會成真。實際營運結果及成果或存在重大差異。本網站內的資料、數字、聲明、分析、預測和其他資料乃根據我們在建立本網站時的知識狀態提供。本文所載的資訊從相信屬可靠之來源獲得。安盛投資香港有理由相信該等資訊為準確、完整及最新。在法律允許的最大範圍內,安盛投資香港、其關聯公司、董事、高級人員或僱員對第三方所提供的數據(包括該等數據的準確性)概不承擔任何責任。本文件並未載有足以支持作出投資決策的資訊。所提及的公司資料(如有)只供說明之用,並且不應被視作為投資建議或招攬。

    所有投資均涉及風險,包括損失資本。投資價值以及收益可升可跌,過往表現並不保證未來回報,投資者或會無法收回最初的投資金額。投資者不應僅根據本資料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本網站列出的某些服務或不適用於零售投資者。

    本網站未經證監會審閱。© 2023年安盛投資管理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