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欺詐警告(於2023年4月更新)。如要了解更多資料及如何保障自己,請按

Investment Institute
環境

「淨零」競賽:只看「何時」,無關「是否」

  • 11 八月 2021 (7 分鐘閱讀)

「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最近發佈了一份重磅氣候變化報告,就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拉響了「紅色警報」。這是自2013年以來首份對氣候進行的重大科學研究。報告認爲,應對氣候變化迫在眉睫。

這份報告傳達的訊息很明確:要想在應對氣候變化的競賽中獲勝,世界就需要改變,而且必須迅速行動。要將全球氣溫升幅限制在1.5℃內,我們就需要從根本上減排,並使全球能源部門擺脫對化石燃料之依賴,轉向更環保的可再生替代能源。

決策者、企業以及像我們一樣的資產管理公司已經在採取措施消除氣候變化的威脅。世界多國政府已宣布淨零排放的目標,並頒佈了新政策來促進目標之實現——要知道,此類國家現在合計佔全球排放量的61%、全球GDP的68%和全球人口的52%1

截至2021年3月,全球2000家最大的上市公司中有超過五分之一做出了淨零排放承諾,該等公司之年銷售額接近14萬億美元2  。雖然數字令人鼓舞,但卻表明我們仍然任重道遠。

道理很簡單,不脫碳將對全球經濟造成重大損害。透過向低碳世界轉型,我們可以實現顯著的額外絕對經濟增長;它有助於創造新的技術、產業和就業機會,以及大量潛在投資機會。

從氫能、碳捕獲和儲存到永續農業和食品生產等各個新部門,皆將成爲未來的增長點。能源轉型可像過去三十年的數字革命一樣,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創新挑戰

風能和太陽能發電的成功顯而易見,但存儲該等電力方面的挑戰亦是如此。化石燃料在儲存和在需要時釋放能量方面非常高效——可再生能源的儲存應當同樣方便。氫氣是一種潛在的大眾化市場燃料來源,並且正在飛速發展,但在氫氣走入家庭和企業之前,仍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我們能想像綜合石油公司透過自身龐大的加油站網絡來供應氫氣嗎?如果該等公司能夠實現這一轉變,未來將非常激動人心。

低碳轉型自然會讓一些部門蓬勃發展,而另一些部門則會舉步維艱。迄今為止,各大綜合石油公司在這方面反應遲緩。雖然此類企業的態度不錯,但在許多情況下,其收入中的清潔能源佔比仍微不足道。但石油企業轉型為清潔能源企業絕非易事,其他行業亦面臨著巨大的障礙和錯綜複雜的問題——航空旅行和長途航運無法輕易轉型,迫切需要技術升級。

然而,我們正在見證電動汽車、清潔能源、廢物處理、醫療保健和永續食品生產等領域的巨大進步。在這場净零排放的競賽中,速度至關重要,僅僅數家公司的推動並不足夠——作為投資者,我們需要發出自己的聲音,來敦促尚未積極行動之人審視自身策略和未來計劃,確保爲此做出貢獻。

箭在弦上

毫無疑問,投資者亦了解該等形勢之緊迫性及其所提供的大量潛在投資機會。他們正在尋找更多責任型投資機會,而全球新冠疫情令這一趨勢有增無減。去年,美國聚焦永續發展的投資組合吸引了創紀錄的淨新資金,而歐洲投資者的投資額幾乎是前一年的兩倍3 。這並非一時之潮流,卻是一個毋庸置疑之重大變革——投資者更願意投資於具有積極社會或環境影響的策略,不再只關注短期投資回報。該等長期的結構性趨勢最終將鼓勵和幫助公司成為更好的企業公民,因為如果市場對具有強大環境、社會或管治(ESG)能力的產品有需求,那麼ESG得分高的公司之股價應會上漲。

我們都需要作長遠考慮,這一點至關重要。資本主義過於關注短期利潤,而我們需要關注長期永續的盈利能力,以及獎勵良好行為而非短期收益的金融社區。沒有人能在一個凋零衰敗的世界中取得成功。全球的政策制定者、企業和個人需要推動完成能源轉型。我們需要確保世界未來的長期發展,營造能夠快速實現該等未來的經濟環境。如同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在IPCC的報告發布後所明確表示的,改變「迫在眉睫,無可推脫」。

  • RW5lcmd5ICZhbXA7IENsaW1hdGUgSW50ZWxsaWdlbmNlIFVuaXQgfCBFQ0lVJm5ic3A7LyZuYnNwO0ZpZnRoIG9mIHdvcmxk4oCZcyBsYXJnZXN0IGNvbXBhbmllcyBub3cgaGF2ZSBuZXQgemVybyB0YXJnZXQsIG5ldyByZXBvcnQgZmluZHMgfCBCbGF2YXRuaWsgU2Nob29sIG9mIEdvdmVybm1lbnQgKG94LmFjLnVrKQ==
  • aHR0cHM6Ly9zdXN0YWluYWJpbGl0eS5mYi5jb20gLyZuYnNwO0VuZXJneSAmYW1wOyBDbGltYXRlIEludGVsbGlnZW5jZSBVbml0IHwgRUNJVQ==
  • IFN1c3RhaW5hYmxlX0Z1bmRzX0xhbmRzY2FwZV8yMDIxLnBkZiAobW9ybmluZ3N0YXIuY29tKSAvIFN1c3RhaW5hYmxlIEZ1bmRzJyBSZWNvcmQtQnJlYWtpbmcgWWVhciB8IE1vcm5pbmdzdGFy
責任型投資

了解更多有關責任型投資

我們積極投資,致力在為客戶提供長期豐碩回報的同時確保地球未來得以持續發展。

了解更多

相關文章

環境

投資者怎樣參與可持續旅遊和交通的發展

環境

綠色、社會和可持續債券問答:社會影響力投資及其他

  • by Johann Plé, Edgar Mehrabyan
  • 07 六月 2023 (5 分鐘閱讀)
環境

明確邁向淨零

  • by AXA Investment Managers
  • 22 十二月 2022 (5 分鐘閱讀)

    免責聲明

    本網站由已獲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 (以下簡稱「證監會」) 發牌的安盛投資管理亞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盛投資香港」)發布,內容僅供一般傳閱及資料參考之用。按照任何適用的法律或法規,本網站並不構成與金融工具交易相關的投資研究或財務分析,也不構成安盛投資管理公司或其關聯公司作出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服務或進行任何相關交易的要約,並不應被視為招攬或投資、法律、稅務或任何其他建議、投資策略建議或買賣證券的個人化建議。本網站的編寫沒有考慮任何特定人士的具體情況、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投資知識或特殊需要,亦有可能會隨時更改而恕不另行通知。要約僅會按照相關發行文件中所披露的資料作出。如果閣下不肯定本網站所載任何資訊的含義,請諮詢獨立財務顧問或其他專業顧問。

    由於本網站內容經過簡化,所載內容並不完整並屬於意見;文中的估計和預測具主觀性,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此等意見、估計及預測亦不保證會成真。實際營運結果及成果或存在重大差異。本網站內的資料、數字、聲明、分析、預測和其他資料乃根據我們在建立本網站時的知識狀態提供。本文所載的資訊從相信屬可靠之來源獲得。安盛投資香港有理由相信該等資訊為準確、完整及最新。在法律允許的最大範圍內,安盛投資香港、其關聯公司、董事、高級人員或僱員對第三方所提供的數據(包括該等數據的準確性)概不承擔任何責任。本文件並未載有足以支持作出投資決策的資訊。所提及的公司資料(如有)只供說明之用,並且不應被視作為投資建議或招攬。

    所有投資均涉及風險,包括損失資本。投資價值以及收益可升可跌,過往表現並不保證未來回報,投資者或會無法收回最初的投資金額。投資者不應僅根據本資料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本網站列出的某些服務或不適用於零售投資者。

    本網站未經證監會審閱。© 2023年安盛投資管理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