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欺詐警告(於2023年4月更新)。如要了解更多資料及如何保障自己,請按

Investment Institute
環境

資產管理公司在氣候危機中面臨的挑戰

  • 10 十一月 2021 (5 分鐘閱讀)

COP26 本月在格拉斯哥舉行。對於所有圍繞會上所涉目標和承諾的爭論,有一件事很清楚,即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向淨零經濟過渡會需要大量投資——資產管理行業將承擔其中的大部分責任。

金融部門也許無法解決氣候變化問題,但卻可能是變革的推動者。我們的任務是為我們認為最適合支援轉型並從中獲利的公司、專案和創新提供資金。這將是我們的機構客戶以及政府、監管機構、公司、銀行和個人共同努力的方向。

公共政策將成為我們努力的後盾,但我們不能坐等政府給我們帶來解決方案——共同利益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在這個共同努力下,資產管理公司將發揮大約 100 萬億美元的力量1 .

抱負與行動

集體的力量來自對資本是分配還是保留的決策能力,來自推動管理決策的熟練參與以及與客戶之合作,以瞭解和影響這個新時代。透過該等方式,我們相信我們可以支援全球經濟的永續發展,使我們所有人均能在本世紀下半葉欣欣向榮。

擁有如此崇高的抱負並表達出來顯然是正確的,但現在最重要的是,我們的承諾是否「誠懇可信」。

對於企業和資產管理公司而言,我們都明白這一點的重要性。我們都想為自己設定具有挑戰性的目標。我們都想向世界展示我們是通往淨零道路上的英勇先鋒。但該等抱負一直是負面頭條之源。

公司被指責「漂綠」,即在付出實際行動之前就開始虛假行銷,進行環保宣傳。資產管理行業亦面臨著類似的風險,這帶來了兩個明顯的問題:

首先,如果我們的投資對象認為我們只是出於公關目的,或為應對監管而談論環境、社會和管治 (ESG) 問題,那麼我們與該等公司承諾的力量就會大幅減弱。作為積極、負責任的投資者,我們與高管展開討論的正當性至關重要。

其次,如果我們的客戶,即資產所有者,對 ESG 整合和影響力投資的價值存有疑慮,那麼投入到該等策略中的資金就會不足。這將意味著,表現最好和最次之企業的融資成本並無足夠區別。這或會減緩甚至破壞我們的集體努力。

坦誠以待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如何確保這不會發生呢?簡而言之,我們要保持勇敢和透明。

資產管理公司需要向世界表明,我們認真推動真正的變革——並明確說明原因。我們必須公開責任型投資的目標以及我們的信念對選股和資產配置等方面的影響。當決定將會排放溫室氣體的業務保留在投資組合中時,我們必須心懷轉型思維,為該等決定提供充分的理由。

這是一個基本考量。如果我們要在未來幾年繼續提供能夠帶來回報的投資產品——用於支付養老金——資產管理公司及其客戶就無法大規模拋棄任何企業,即使僅會排放一公斤的二氧化碳。不僅如此,並非每個受託人都能從舒適的傳統公用事業或交通領域一躍成爲前沿性的可再生能源初創企業。

我們必須謹慎管理變革步伐、激勵一流公司、支援轉型公司並明確傳達我們的理由。是的,我們將提供資金,支援一批新的淨零企業擴大規模,但亦會幫助有遠見的現存企業進行自我調整和轉型。

新視野

資產管理公司亦應在與企業的往來中展現勇氣。我們應主動、客觀地運用可影響企業氣候變化決策的杠杆,例如投票。我們應該在切實可行的情況下儘快坦誠詳述我們的每一次參與,包括我們的目標、成功與失敗。

我們還必須明確一個非常重要的信念:遵循可以應對氣候變化重大風險的更永續的投資方法,將在未來幾年甚至幾十年帶來更強勁、更有彈性的財務回報。

這是責任型投資資產管理案例的後盾。我們不是在「拯救地球」,因為即使我們逝去很久之後,它依然會繼續快樂地轉動。這關乎保護和重建我們的文明和經濟。生態從未如此具有經濟意義——從最真實的意義而言,我們在投資自己的長遠未來。

然而,此原則違背了人類的本能。有時,我們似乎天生就追求短期利益,而對更遙遠的未來視而不見。我們的信念必須是透過應對長期挑戰來實現長期繁榮,而非將所有精力集中在下個季度的回報百分比上。

這是安盛投資管理圍繞永續資產管理之思考的核心——渴望到達那個遙遠的地平線,擁有一個仍然值得生活的世界。

行動,就在此時

實際上,這需要資產管理者果斷行事,這才是真正「積極」。這意味著讓最大的排放者參與進來,迫使其做出改變——如果對方拒絕或行動遲緩,那就撤資。這意味著要為企業轉型提供資金,支援其建立更永續的運作模式。這意味著圍繞 ESG 使用和開發工具來確定風險和機遇。這還意味著資產管理公司起到引領作用,因為高效需要全行業的推動。

我們的行業需要立即致力於此的大型投資者,努力構建一個真實而有力的敘事,從我們光鮮亮麗的手冊中獲取資訊,並將它們用於客戶的投資組合獲利。

是的,漂綠的風險真實存在。但是,儘管我們仔細審查公司承諾(同時信守自己的承諾)是正確的,但我們不能任風暴來襲,我自巋然不動。生態從未如此具有經濟意義—— 資產管理部門的規模足以幫助全球經濟建立一個新的永續框架。每次將客戶的資金投入使用時,我們都應該確保這樣做是著眼於大家都能繁榮發展的未來。

  • aHR0cHM6Ly93d3cuYmNnLmNvbS9wdWJsaWNhdGlvbnMvMjAyMS9nbG9iYWwtYXNzZXQtbWFuYWdlbWVudC1pbmR1c3RyeS1yZXBvcnQ=

    免責聲明

    本網站由已獲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 (以下簡稱「證監會」) 發牌的安盛投資管理亞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盛投資香港」)發布,內容僅供一般傳閱及資料參考之用。按照任何適用的法律或法規,本網站並不構成與金融工具交易相關的投資研究或財務分析,也不構成安盛投資管理公司或其關聯公司作出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服務或進行任何相關交易的要約,並不應被視為招攬或投資、法律、稅務或任何其他建議、投資策略建議或買賣證券的個人化建議。本網站的編寫沒有考慮任何特定人士的具體情況、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投資知識或特殊需要,亦有可能會隨時更改而恕不另行通知。要約僅會按照相關發行文件中所披露的資料作出。如果閣下不肯定本網站所載任何資訊的含義,請諮詢獨立財務顧問或其他專業顧問。

    由於本網站內容經過簡化,所載內容並不完整並屬於意見;文中的估計和預測具主觀性,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此等意見、估計及預測亦不保證會成真。實際營運結果及成果或存在重大差異。本網站內的資料、數字、聲明、分析、預測和其他資料乃根據我們在建立本網站時的知識狀態提供。本文所載的資訊從相信屬可靠之來源獲得。安盛投資香港有理由相信該等資訊為準確、完整及最新。在法律允許的最大範圍內,安盛投資香港、其關聯公司、董事、高級人員或僱員對第三方所提供的數據(包括該等數據的準確性)概不承擔任何責任。本文件並未載有足以支持作出投資決策的資訊。所提及的公司資料(如有)只供說明之用,並且不應被視作為投資建議或招攬。

    所有投資均涉及風險,包括損失資本。投資價值以及收益可升可跌,過往表現並不保證未來回報,投資者或會無法收回最初的投資金額。投資者不應僅根據本資料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本網站列出的某些服務或不適用於零售投資者。

    本網站未經證監會審閱。© 2023年安盛投資管理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