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欺詐警告(於2023年4月更新)。如要了解更多資料及如何保障自己,請按

Investment Institute
CIO觀點

約翰遜黯然離任的啓示

  • 08 七月 2022 (5 分鐘閱讀)

六年來,英國因脫歐問題而長期陷入政治分歧。現屆政府促成相對較硬脫歐局面相對動盪,越來越多跡象顯示其貿易壓力日增,且勞動市場已不能再以過去的方式僱用歐盟公民。疫情和能源危機使英國經濟雪上加霜,約翰遜政府有別於保守黨的典型作風,需要同時支持。如英國能與歐盟建立更具建設性的關係,並加強管理財政前景,將有助鞏固市場對英國資產的信心。這或可令英鎊轉強,及改善英國股票的回報。然而,我們需先通過保守黨領袖選舉一關⋯⋯在溫布頓網球賽結束與英超開鑼之間的空檔,這將備受關注!

秋天將迎來政局改變

在民主制度擔當要職的政治人物,往往任期短暫。一般領袖任期約為四至五年,基於民主體系的特色,或選民開始厭倦其表現,很少人可以掌權超過兩個任期。大部分人也逃不過此命運,甚至未能完成一整個任期。因此,約翰遜離任並不令人意外。本周,約翰遜所屬政黨成員聯手反對他繼續擔任英國首相,在西敏寺上演了一場鬧劇。約翰遜仍然拒絕即時下台,但相信到了今年秋季,甚至可能更早時間,英國便將由新首相和新內閣接手。投資者固然需要審視這些短期政治事件,關注哪些潛在經濟問題可能導致政局不穩,並在政治上需要解決。

由卡梅倫種下分歧甚深

本周的事件大致反映了約翰遜本人及其「領導」風格。但政治力量的影響力,往往較個人更加深入。早在2016年,執政保守黨內部就應否脫歐存在分歧,當時首相卡梅倫曾競逐連任。公投過後,保守黨進一步出現分歧,卡梅倫的繼任人文翠珊嘗試提出相對溫和的脫歐方案,但當時約翰遜受到黨內脫歐人士大力支持,最終簽署另一項方案,並成功推翻文翠珊。今年夏季,我們可能再次看到這些分歧出現。

脫歐損貿易 解鈴還須新思維

議會內各個黨派普遍無意尋求英國重新加入歐盟,但根據民意調查顯示,2016年以來,公眾對英國歐盟成員國資格的分歧變化不大,比例約50:50。但這不代表將會維持現狀。保守黨政府較為溫和,但英國需要極為不同的領袖及團隊,擺脫過去數年的運作模式,才能解決一些脫歐相關問題,2018年以來,這些問題為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對英國企業而言,與歐盟進行貿易顯然更加困難,尤其是中小企,貿易波折重重,遠超丹佛港貨車車龍反映的實況。北愛爾蘭協定也陷入僵局。酒店和農業工人短缺,也反映了人口無法自由流動的顯著影響。新政府可解決其中一些問題。布魯塞爾總部喜見約翰遜離任的消息,這暗示了歐盟願意尋求更具建設性的關係。

新政府需維持財政穩定

市場期待英國與歐盟的關係有所進展。在外匯市場,英鎊稍為轉強,可見市場就英國改變政策方向反應積極。普遍而言,受新冠疫情影響,英國近年的財政政策一直極之被動。政府在疫情期間提供大規模援助,並急於為能源費用上漲作出一些支援。但當局幾乎沒有提出過深思熟慮的長遠財政政策。預算責任辦公室(ORB)近期發表文章,說明了英國公共財政的可持續性面臨風險,包括疫情、脫歐和能源危機的打擊。3月份,OBR估計本財年政府的借款將佔GDP的3.9%。不過,增長放緩和利息款項增加,為該估計帶來上行風險。解決公共財政惡化,同時需要平衡履行「升級」的政治承諾和支援公共衛生系統,將會是約翰遜繼任人面對的重大挑戰。

與歐盟改善關係利經濟

與歐盟達成更具建設性的貿易協定,摒棄荒謬及代價高昂的想法(如重新引入英制單位),或有利英國的經濟表現。雖然目前貨幣處於緊縮周期,但利率仍可能保持偏低水平。在發展可再生能源方面,英國已有明顯進步,這應可支持潔淨科技領域的創新。扭轉一些令國際科研合作減少的脫歐相關決定,亦為有利把英國帶回正軌。 

估值低廉 投資者等待訊號

與其他發達股票市場相比,英國股市的估值低廉,英鎊兌美元亦低見1.20美元。如英國的政治方向有利好轉變,環球股票投資者可能會受到廉價的股市和貨幣吸引。當然,目前風險資產的氣氛依然低迷。在我們的投資組合管理團隊支援下,我剛剛完成了債券和股票前景的季度評估,當中利用我們的框架聚焦宏觀、估值、氣氛和科技因素(MVST)。信貸和股票的宏觀負面分數頗為一致,估值分數亦表現穩定。目前市場日見便宜,顯示未來可望有更佳回報,但投資者仍需尋找有助市況好轉的催化劑。

與過去一樣,市場事件相當重要。接下來,我們將迎來下一輪美國通脹數據、聯儲局另一次利率決定、第二季財報季度開始,還有且英國政局可能出現大為改變。所有事件均可能為市場帶來負面影響,而英國普遍存在巨大分歧(尤其是保守黨),意味政治事件的負面衝擊可能更大。投資者希望領袖可以更加務實,真正關注英國的長遠經濟問題。英國經濟並不惡劣,擁有領先世界的公司、強大金融服務業和受過良好教育的勞動力。如政局能夠釋放其潛力,未來英國市場可望為投資者造就更多機會。 

相關文章

CIO觀點

忘記政治:大選不會左右投資者對美國的興趣

CIO觀點

值得延長債券年期

CIO觀點

硬著陸或推遲,氣氛偏向承險

    免責聲明

    本網站由已獲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 (以下簡稱「證監會」) 發牌的安盛投資管理亞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盛投資香港」)發布,內容僅供一般傳閱及資料參考之用。按照任何適用的法律或法規,本網站並不構成與金融工具交易相關的投資研究或財務分析,也不構成安盛投資管理公司或其關聯公司作出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服務或進行任何相關交易的要約,並不應被視為招攬或投資、法律、稅務或任何其他建議、投資策略建議或買賣證券的個人化建議。本網站的編寫沒有考慮任何特定人士的具體情況、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投資知識或特殊需要,亦有可能會隨時更改而恕不另行通知。要約僅會按照相關發行文件中所披露的資料作出。如果閣下不肯定本網站所載任何資訊的含義,請諮詢獨立財務顧問或其他專業顧問。

    由於本網站內容經過簡化,所載內容並不完整並屬於意見;文中的估計和預測具主觀性,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此等意見、估計及預測亦不保證會成真。實際營運結果及成果或存在重大差異。本網站內的資料、數字、聲明、分析、預測和其他資料乃根據我們在建立本網站時的知識狀態提供。本文所載的資訊從相信屬可靠之來源獲得。安盛投資香港有理由相信該等資訊為準確、完整及最新。在法律允許的最大範圍內,安盛投資香港、其關聯公司、董事、高級人員或僱員對第三方所提供的數據(包括該等數據的準確性)概不承擔任何責任。本文件並未載有足以支持作出投資決策的資訊。所提及的公司資料(如有)只供說明之用,並且不應被視作為投資建議或招攬。

    所有投資均涉及風險,包括損失資本。投資價值以及收益可升可跌,過往表現並不保證未來回報,投資者或會無法收回最初的投資金額。投資者不應僅根據本資料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本網站列出的某些服務或不適用於零售投資者。

    本網站未經證監會審閱。© 2023年安盛投資管理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