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欺詐警告(於2023年4月更新)。如要了解更多資料及如何保障自己,請按

Investment Institute
CIO觀點

別讓忐忑心情影響決策

  • 24 六月 2022 (7 分鐘閱讀)

當市況欠佳,投資者總會認為自己正經歷最惡劣的時期。現時我們面對通脹、利率上升、增長放緩和政局兩極化等難題,但事件會否演變成70年代的石油危機,或古巴導彈危機?其打擊又會否有如911,或造成環球銀行體系接近崩潰?即使此刻遭遇最壞的情況,市場總會恢復過來,就像車輪般循環不息。在金融市場,耐性是一種罕見的特質,但只要保持耐性,不受即時消息影響,將可帶來優勢。債券可能已經見底,而利率造成的負面氣氛可能已見頂。這兩大必要因素有利我們建立看好的觀點。市場受打擊的風險依然高企,但投資者應緊記,市場發展是周期性的,曾經下跌的資產總會在適當時候再次回升。

市況已充分反映風險

我們正經歷下行調整。近年積累的風險逐漸成真,導致經濟增長放緩、通脹升溫、利率上升,金融市場錄得負回報。風險的另一種解釋是由一種狀態,過渡至另一種狀態期間的波幅。筆者認為,這正是現時的情況。簡單而言,貨幣政策正從疫情期間的緊急設定,轉移以抗擊通脹為重心。此過渡期將造成陣痛,尤其是債市投資者。截至目前為止,2022年環球債券的總回報表現為1970年代初以來最差。股市也同樣大受打擊。過去由流動性過剩支撐的疫情估值已見回吐,債券收益率上升使股票估值受壓,盈利周期有即將下行的風險。MSCI世界股票指數錄得1970年代以來第三最差的表現 ─ 僅勝過2008年(金融體系危機)及1974年(受石油禁運和越戰後遺症影響)。

通脹第三季才見頂?

假如我們能預知此過渡期會持續多久,便可以在市場上作出更有效的部署。可是我們並沒有這種能力。4月和5月的實際數據,打擊了通脹周期見頂的信心,目前按年通脹似乎要到第三季才能見頂。以預期而言,如通脹未見頂,我們便不能有信心地確定利率周期已見頂。如我們不能確定利率已見頂,便無法有信心地評估經濟所受的影響。通脹升溫即代表政策將更具限制性,衰退風險更高。現時股市估值尚未處於衰退水平。

儲局關心通脹目標調整政策

然而,我們還有一個理由看好前景。過去數周,石油市場稍為緩和,降低了其影響力。美國有跡象顯示需求正在減慢,一些經濟領域出現庫存增加和價格折讓。據6月美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初值顯示增長減慢,指數由57.0降至52.4。當市場出現物價壓力下降及增長放緩的跡象時,聯儲局才能確定下行幅度已經足夠。投資者應緊記,聯儲局希望在中期內讓通脹回落至目標水平,但同時亦希望經濟穩步回落。這代表一旦數據顯示經濟顯著放緩,當局將在適當時候改變政策方向。聯儲局的主要想法是避免房屋市場崩潰,或企業出現融資危機。

歐元區難關重重

歐洲的情況可能有所不同。然而,歐洲央行的目標與聯儲局一樣,希望使通脹回落至目標水平。歐元弱勢,加上市場因俄羅斯引發的能源危機變得非常緊張,令挑戰更加巨大。歐洲央行亦希望遏止「碎片化」風險,避免重犯2011-2012年的錯誤。從操作上看,當局的挑戰在於需要收緊貨幣政策,同時顧及融資環境,避免令意大利等國家的債務狀況嚴重惡化。在這種背景下,歐元將難以大幅回升。可以肯定的是在未來數年,當局將需要重新啟動部分資產購買計劃。在極端情況下,如符合若干條件,部分負債沉重的歐洲國家或需回復緊縮。

債券投資者的好消息

近月環球債券錄得*史上*最大的累計跌幅。一個月前,筆者曾經說過市場已已擺脫總回報最惡劣的時候。本周,美國債券收益率下跌。截至本文撰寫時,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較近期高位下跌43個基點。總回報指數在6月14日見底。新發行債券的票息,較現有債務的平均票息高出120-300個基點。放眼未來,這是債券投資者的好消息。

收入為王

即使在利率下行的時期,收入回報也主宰了固定收益的總回報。主動型基金經理顯然嘗試捕捉價格波動,從中產生較基準指數更佳的回報,但收入為長線投資的關鍵。以具有代表性的全球、美國企業、歐洲企業和英國企業債券指數為例,2000年以來,債券的總回報收入部分一直介乎95%至100%。隨著收益率上行,債券投資者應可期望未來數月以至數年的總回報更見穩健。雖然收益率不等於短期回報,但長遠將可帶來回報,現時美國企業債券收益率為5%,英國則為4%,長遠前景更加向好。在風險資產受壓時,有更大空間讓存續期上行/收益率下跌,因此,收益率上升提高了多元資產投資組合內固定收益的對沖能力。

數據恐再惡化  保持耐性觀望

短期內,市場回升的道路仍然崎嶇不平。我們可以從能源和食品價格上漲、償債成本增加和負面財富效應等看出市場備受打擊,但據目前的官方經濟數據顯示,我們與經濟衰退仍有一段距離。在數據好轉前,仍有可能變得更惡劣。 在觀望金融變量變化,以至實體經濟造成的影響,金融市場參與者普遍缺乏耐性。這種行為特徵意味在實時經濟數據仍會惡化下,許多人將錯過市況的轉捩點。不過即將公佈的數據變差,仍可能影響信貸息差和股票估值。

股市仍在調整 反彈還看增長

股票復甦的道路則更漫長。債券收益率見頂至為關鍵,可以減輕股票評級的壓力。在大部分市場,遠期盈利收益率仍高於債券收益率,但在美國,其差距已見縮小,市盈率可能需要進一步降低,才能讓股票進入廉價區間。盈利預期也相當高,預測明年仍會有10%增長。但如果出現經濟衰退,盈利將難以按10%速度增長。

然而,增長和通脹數據稍有變化,加上其他一連串事件,導致了貨幣緊縮見頂和前瞻指標稍為放緩,可為股市提供一些安慰。其後的重點便落在增長和盈利,以及放緩的程度。如鮑威爾成功令經濟穩步回落,股票回報將可反彈;如通脹在2023-24年期間下跌,增長股將可引領市場。畢竟,勞動市場緊張、工會更為進取、工資增加和供應鏈問題,令科技和自動化更為重要。

保持投資 光明可期

我們難以量化氣氛和感受。但我確信我曾經感受過同樣的悲觀和不確定(歐洲匯率機制危機、雷曼倒閉、新冠疫情),那種心情和今日沒兩樣。氣候變化的影響、地方和環球政局兩極化,以及環球經濟怎樣應付疫情後經濟管道所受的破壞,令人非常憂慮,但同樣地,投資者有著強大的生存本能,人們希望生活得更好,公司和個人也需要創新。如您不希望承擔太多風險,可以選擇短期債券,並從固定收益投資獲得更高收入。我們將再次迎來資本增值的時代。按此前往安盛投資管理Investment Institute。

相關文章

CIO觀點

值得延長債券年期

CIO觀點

硬著陸或推遲,氣氛偏向承險

CIO觀點

不確定之旅

    免責聲明

    本網站由已獲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 (以下簡稱「證監會」) 發牌的安盛投資管理亞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盛投資香港」)發布,內容僅供一般傳閱及資料參考之用。按照任何適用的法律或法規,本網站並不構成與金融工具交易相關的投資研究或財務分析,也不構成安盛投資管理公司或其關聯公司作出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服務或進行任何相關交易的要約,並不應被視為招攬或投資、法律、稅務或任何其他建議、投資策略建議或買賣證券的個人化建議。本網站的編寫沒有考慮任何特定人士的具體情況、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投資知識或特殊需要,亦有可能會隨時更改而恕不另行通知。要約僅會按照相關發行文件中所披露的資料作出。如果閣下不肯定本網站所載任何資訊的含義,請諮詢獨立財務顧問或其他專業顧問。

    由於本網站內容經過簡化,所載內容並不完整並屬於意見;文中的估計和預測具主觀性,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此等意見、估計及預測亦不保證會成真。實際營運結果及成果或存在重大差異。本網站內的資料、數字、聲明、分析、預測和其他資料乃根據我們在建立本網站時的知識狀態提供。本文所載的資訊從相信屬可靠之來源獲得。安盛投資香港有理由相信該等資訊為準確、完整及最新。在法律允許的最大範圍內,安盛投資香港、其關聯公司、董事、高級人員或僱員對第三方所提供的數據(包括該等數據的準確性)概不承擔任何責任。本文件並未載有足以支持作出投資決策的資訊。所提及的公司資料(如有)只供說明之用,並且不應被視作為投資建議或招攬。

    所有投資均涉及風險,包括損失資本。投資價值以及收益可升可跌,過往表現並不保證未來回報,投資者或會無法收回最初的投資金額。投資者不應僅根據本資料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本網站列出的某些服務或不適用於零售投資者。

    本網站未經證監會審閱。© 2023年安盛投資管理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