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欺詐警告(於2023年4月更新)。如要了解更多資料及如何保障自己,請按

Investment Institute
環境

綠色債券創新多元 為投資者提供廣泛機會

  • 21 六月 2022 (5 分鐘閱讀)

綠色債券板塊持續轉變。多年來,強勁增長不僅使其成為主流,亦為投資者提供了更豐富、更多元化的領域。目前全球正尋求資金,以撥支能源轉型和實現淨零排放,我們認為這種多元化發展將持續演變,讓具有專業知識的人士在機會增加時,把握箇中的潛在回報。

綠色債券已發展為一種機制,把資金引導至以改善環境為核心的項目或企業。如預期所料,初期大部分活動與政府相關。2015年安盛投資管理推出旗下綠色債券策略時,市場以半主權發行為主,規模約500億美元。2022年,情況已大為改變。

現時綠色債券市場價值達1萬億美元,主權相關與信貸發行人的比例約50/50。過去七年,眾多新參與者加入綠色債券領域,現時發行人數目接近600間。銀行扮演著重要角色,並將繼續發揮作用,我們也看到眾多企業作出重大貢獻,如房地產、電訊、汽車、化學品和消費品。越來越多行業看到投資於轉型的意義,並尋求資金協助他們減少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或適應由經濟轉型帶來的需求影響。

此外,主權國家作為市場固有支柱繼續發行綠色債券,每年亦陸續有新國家加入行列。繼2021年英國、意大利和西班牙加入之後,丹麥、加拿大或奧地利近期也加入綠債大軍,為淨零持續帶來動力,協助推動主權和企業作出投資。

市場寬度擴大

隨著可投資範圍擴大,我們亦看到風險擴闊的情況。當然,優質發行人仍然是市場核心,但在信貸方面,我們留意到更多銀行和企業分支紛紛發行二級和混合債券。

此外,也有一些純高收益的參與者加入市場。這類參與者初期面對困難,因為他們往往規模較小,由於首次發行綠色債券附帶額外成本,變相增加了他們的負擔。然而,該市場發展動態穩定,目前高收益佔整體發行約10% ─ 由純高收益和投資級別發行人的次級債務(評級為高收益)組成。

多年來,另一項重要變化是發展中市場開始對綠色債券感興趣。中國顯然有著巨大影響力,據估計,2022年的發行量可能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這種趨勢促使安盛投資管理等資產管理公司極其小心地審視發行,原因是當中可能涉及複雜過程。中國在邁向淨零經濟轉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們的普遍觀點是主要投資者應推動逐步協調全球綠色債券標準,同時集中仔細分析每隻債券本身的優勢。

中國的發行活動主要位於境內市場,這可能令外國投資者卻步, 但市場仍有大量美元和歐元發行。簡單而言,根據我們的框架,並非每一隻中國發行的綠色債券均符合條件,但投資者仍有值得支持的可靠工具和計劃。

新興市場機會不斷增長

新興市場的發展不只限於中國,印度、印尼、智利和其他國家也相繼加入,而我們已看到在主權和企業層面的活動。我們確信未來數年將可凝聚動力。我們也認為,這對致力於環境策略的任何人而言提供了潛在機會,亦有助推動正從後趕上的市場轉型,把低碳項目和公司的融資,分散至淨影響可能較發達市場更大的地區。

除與轉型相關的實際好處外,我們認為這種在發展中國家配置資本的潛力,可為建立投資組合帶來顯著多元化優勢。與評級相近的歐洲發行比較,發展中國家的風險狀況和潛在收益率上升,支持投資者在綠色債券領域尋求更具活力的策略,藉此在市場把握此微小但不斷增長的機會。

中國的例子可以更廣泛地應用,作為綠色債券投資者的良好警示 ─ 並非所有發行都一樣。中國市場可能存在其他市場沒有的風險,但那真的是綠色項目嗎?項目是否整體企業策略的一部分,並與環境目標保持積極一致?集資金額之中有多少最終會用於「其他」目的?

隨著市場擴大和開創出新領域,我們認為我們有責任保持策略的誠信。審慎行事為關鍵所在。我們不能保證每一次新發行均屬名副其實及經驗證的「綠色」項目,作為真正負責任和積極的投資者,其責任之一是小心評估潛在持倉。

投資者需態度審慎

綠色債券增長是一種健康的發展,可以將資金投入至有助推動能源轉型的計劃,但它亦可為公司或國家提供機會,把那些處於(或超出)可接受邊緣的建議推向市場。

在建立投資組合時,我們嚴格採用我們獨有的綠色債券框架,要留意是持倉多元化的同時,我們認為未達標準的發行比例也在增加。而這不僅適用於信貸發行人,我們近期決定不投資多於一項主權債券發行,原因是認為該指定獲取融資的項目並非不使用化石燃料。我們留意到,假如投資者未能審慎選擇綠色債券資產,便可能構成明顯及重大的聲譽風險,甚至是財務風險。此外,如發行人曾牽涉環境、社會和管治(ESG)相關爭議,其綠色債券的表現也往往落後傳統債券。

要達致多元化便要致力進行研究。這個價值1萬億美元的市場已融入投資世界,我們都在尋求建立可持續未來經濟體。如綠色債券真的發展為寬廣投資領域,應可為地球帶來巨大好處 ,同時讓積極及負責任的投資者獲得資金,以理解和駕馭新環境。

相關文章

環境

投資者怎樣參與可持續旅遊和交通的發展

環境

綠色、社會和可持續債券問答:社會影響力投資及其他

  • by Johann Plé, Edgar Mehrabyan
  • 07 六月 2023 (5 分鐘閱讀)
環境

明確邁向淨零

  • by AXA Investment Managers
  • 22 十二月 2022 (5 分鐘閱讀)

    免責聲明

    本網站由已獲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 (以下簡稱「證監會」) 發牌的安盛投資管理亞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盛投資香港」)發布,內容僅供一般傳閱及資料參考之用。按照任何適用的法律或法規,本網站並不構成與金融工具交易相關的投資研究或財務分析,也不構成安盛投資管理公司或其關聯公司作出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服務或進行任何相關交易的要約,並不應被視為招攬或投資、法律、稅務或任何其他建議、投資策略建議或買賣證券的個人化建議。本網站的編寫沒有考慮任何特定人士的具體情況、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投資知識或特殊需要,亦有可能會隨時更改而恕不另行通知。要約僅會按照相關發行文件中所披露的資料作出。如果閣下不肯定本網站所載任何資訊的含義,請諮詢獨立財務顧問或其他專業顧問。

    由於本網站內容經過簡化,所載內容並不完整並屬於意見;文中的估計和預測具主觀性,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此等意見、估計及預測亦不保證會成真。實際營運結果及成果或存在重大差異。本網站內的資料、數字、聲明、分析、預測和其他資料乃根據我們在建立本網站時的知識狀態提供。本文所載的資訊從相信屬可靠之來源獲得。安盛投資香港有理由相信該等資訊為準確、完整及最新。在法律允許的最大範圍內,安盛投資香港、其關聯公司、董事、高級人員或僱員對第三方所提供的數據(包括該等數據的準確性)概不承擔任何責任。本文件並未載有足以支持作出投資決策的資訊。所提及的公司資料(如有)只供說明之用,並且不應被視作為投資建議或招攬。

    所有投資均涉及風險,包括損失資本。投資價值以及收益可升可跌,過往表現並不保證未來回報,投資者或會無法收回最初的投資金額。投資者不應僅根據本資料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本網站列出的某些服務或不適用於零售投資者。

    本網站未經證監會審閱。© 2023年安盛投資管理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