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欺詐警告(於2023年4月更新)。如要了解更多資料及如何保障自己,請按

Investment Institute
行業及監管

新冠危機中的資料私隱風險及潛在機遇

  • 27 一月 2021 (5 分鐘閱讀)

要點:

  • 這場疫情讓我們有機會重新思考科技公司在數據私隱風險和機遇方面的變化
  • 我們與所投資公司的參與討論顯示,科技公司在疫情期間一直採取認真的措施來降低資料私隱風險,但要做的工作遠不止於此
  • 危機導致數碼轉型加快,並從專業、個人和公共衛生角度突顯出科技對社會產生的影響

近年,大眾對外部機構(特別是科技公司)所持有的個人資料的敏感度急速上升,有關憂慮在新冠肺炎爆發後進一步加劇。在全球實施封鎖措施前,我們曾發表文章,當中特別提到資料私隱對科技公司和投資者帶來的風險和機遇。我們的結論是,雖然收集和使用個人資料是科技公司商業模式的主要動力,但同時亦意味著與資料私隱相關的風險會更高,這是全球監管日趨嚴謹,加上各地隨後對牽涉私隱問題的公司加強審查所致。

冠狀病毒危機影響了不少人生活的各個範疇,包括個人如何依靠科技來輔助和履行個人和專業職責。自實施封鎖措施以來,我們與科技公司之間的連繫有增無減。隨著我們慢慢適應甚至接受這種新的生活方式,不少人都更加信任這些公司以及其處理我們個人資料的方式。

我們認為,這次疫情創造了一個重要契機,讓我們可重新思考管理資料私隱的風險和機遇。本研究文章不僅探討新冠肺炎下與科技公司相關的負面影響,同時亦探討其正面影響和更廣泛的正面社會成果。


「疫情是個讓我們徹底重新思考何謂私隱的大好機會。不難想像,我們可如何建立新的基建,讓我們對尤其是公司等如何使用資料有信心。這制度關乎審核資料使用和以資料為基礎的業務模式。」

安盛研究基金科學委員會成員Lawrence Lessig


我們認爲,疫情帶來了一個可以重塑大衆對科技公司的信任的機會,釐清何謂合法使用資料,從而改變我們以及科技公司管理和規範個人資料使用的方式。

正如安盛研究基金科學委員會成員Lawrence Lessig所解釋:「我們無法控制資料的獲取權限。這是無法控制的。我們所能控制的是資料的使用。」

我們透過參與活動接觸科技公司時亦意識到這點。我們相信,這場危機或許會導致我們處理資料私隱的方式出現模式轉移(paradigm shift)。

切實風險仍存

新冠肺炎並未改變我們的研究結果以及與資料私隱相關的主要風險。收集和處理個人資料的公司仍需面對與用戶和客戶私隱相關的聲譽、營運和監管風險。在我們研究結果的基礎上,我們與面對資料風險和機遇的科技公司展開了一項議合計劃。鑑於這些結論,我們在2020年接觸了20多間科技公司,並把它們的工作方式與我們所找到的良好慣例作比較:

  • 資料私隱政策和常規的透明度
  • 在董事會層面監督有關問題
  • 盡可能減少收集的資料
  • 預設私隱

我們的議合活動的首個正面成果是,公司整體上具透明度,並樂意就資料私隱問題與我們進行公開對話。20間公司中有15間回應了我們的請求。在有回應的公司當中,我們對其處理私隱的方式以及疫情對他們業務的影響進行了深入和積極的討論。我們並認為,科技公司現時希望能更充分了解投資者對資料私隱的預期。

我們的議合顯示,科技公司日漸意識到資料私隱的重要性,並採取措施降低風險。透過公開披露和與企業的對話,我們發現65%的公司認為數據私隱是它們面臨的最重大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問題之一,亦是它們永續發展的優先事項之一。在私隱問題管理和恆常做法方面,我們往往得到公司的積極回應。舉例,我們從參與計劃中觀察到的一些良好慣例包括:

  • 公司在董事會層面設立專責的私隱委員會
  • 實行嚴謹的非內容和行為定向的公司
  • 發佈涵蓋私隱問題的人權政策的公司

最後,我們很高興聽到,與我們展開討論的科技公司認同我們有關資料私隱的主要觀點 ,即負責任的私隱處理方式是建立和維繫用戶信任的關鍵,公司可藉此透過收集和處理資料,創造和傳遞可持續的長期價值。當然,要做的工作並不止於此。部分公司並未回應我們的請求,而我們亦找出了科技公司需要改進的地方,有見及此,我們將在2021年繼續進行有關資料私隱的議合計劃。

新冠肺炎和科技公司的社會影響

自疫情爆發以來,科技公司在支撐社會和經濟運轉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我們相信行業有不少潛在的投資機遇,可把握善用個人資料的需求。我們認爲,科技公司的工具和解決方案從兩大方面展現出其傳遞正面社會影響的能力。

首先,從個人的角度出發,雖然各國實施封鎖措施及關閉非必要的業務,但數碼科技卻能讓我們繼續日常的生活。科技協助人們與世界各地的家人和親友保持聯繫,在網上購買商品和娛樂服務。我們認為,在社交關係緊張的時期,這體現了科技公司所能帶來的社會效益──前提是它們能夠以負責任的方式處理個人資料,從而建立信任。

其次,數碼科技在專業層面上亦協助了我們。在疫情期間,雖然許多公司仍如常運作和招聘人手,但當中不少公司都實施在家工作安排。作為投資者,我們認為此除了帶來社會機遇外,亦帶來潛在的金融機遇。例如,在疫情期間,許多以商業為重點的應用程式和平台的個人和公司使用量均出現戲劇性增長。1

這又一次反映信任是科技公司現時和未來成功的要訣。事實上,由於疫情導致每個人更加依賴科技,用戶對科技公司的信任亦可能會因而增加。Escalent2 的一項調查發現,「(消費者)對科技的信任依然存在。」雖然信任度在過去幾年受壓,但自危機開始以來,科技品牌透過協助我們盡可能如常地生活,成功贏得用戶的信心。這跟我們與公司所作的正面討論頗一致,當中不少公司都採取認真的措施來解決資料私隱問題,並意識到保護客戶私隱對維繫信任尤爲重要。

科技在抗疫上發揮了哪些作用?

從公共健康的角度而言,科技公司的技術能力在協助解決危機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除了協助診斷外,科技同時亦協助研發對抗病毒的疫苗和治療。不少公司正利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來提高抗疫的速度和擴展性。身為投資者,我們相信這同時帶來了金融機遇和社會效益。

  • Qk9ORCwgT3VyIE5ldyBXb3JsZCwgMjAyMOW5tDTmnIgsIGh0dHBzOi8vd3d3LmJvbmRjYXAuY29tL3JlcG9ydC9vbncvI3ZpZXcvMQ==
  • aHR0cHM6Ly9lc2NhbGVudC5jby9ibG9nL3RlY2gtYnJhbmRzLWFuZC10cnVzdC10aGUtdW5mb3Jlc2Vlbi1pbXBhY3Qtb2YtY292aWQtMTktb24tYnJhbmQtcGVyY2VwdGlvbi8=

「有好幾個例子說明我們可如何使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更具體而言是深度學習和模式識別,以提供其他方法測試和診斷新冠肺炎。」

安盛醫療類可解釋人工智能教授Thomas Lukasiewicz


在追蹤病毒變種、識別高危族群和地點方面亦需要用到數碼科技。應用程式就是用於此用途的主要工具。其目的很簡單,就是找出並通知所有遇到帶病毒者的人。為達到目的,部分科技品牌一直與新冠病毒研究人員和公共衛生部門合作,開發大規模和高效的追蹤應用程式。此舉有貶有褒,雖然大家都想阻止病毒擴散,但同時亦關心自己的私隱權,對與政府和科技公司共享個人資料抱有戒心。

圖1.感染風險通知應用程式不同採用率的模擬結果

Image

 資料來源:牛津大學及Google Research,2020年9月。

數碼追蹤可以是補足人力追蹤的一項强而有力工具。雖然其不會取代社交距離和疾病防範措施,但或能有效減少新確診和入院人數。

一項針對美國華盛頓州三個郡的家庭和職業結構的研究3 試圖說明這點。研究顯示,在一個有15%人口使用追蹤工具的模型中,「數碼感染風險通知系統可將確診和死亡數字減少約8%和6%,有效補足傳統的接觸者追蹤方式」。應用程式的採用率越高,對疫情的影響就明顯,但即便採用率偏低,這仍然顯示出數碼科技所帶來的正面影響。

批評聲音方面,大眾十分關注數碼追蹤所涉的私隱問題,許多參與者──尤其是政府和科技公司──有權獲取個人資料。抗疫不應以犧牲保護個人私隱權和負責任的資料處理方式為代價。我們認爲,若追蹤應用程式能做到我們研究所找到的嚴謹私隱標準,效率便會更高。用於數碼追蹤的資料應:

  • 以接觸追蹤為基礎,而非追蹤人的位置
  • 經用戶明確同意下自願使用
  • 僅作公共衛生用途
  • 在抗疫後刪除
  • 盡量減少收集的資料,並確保只收集必要的資料
  • 對獲取的內容、資料的來源、使用方式以及存取權限保持透明度
  • 以分散的方式儲存,即所有或幾乎所有資料都儲存於個人設備上

我們對部署在世界各地的47個追蹤應用程式進行了分析4 。我們將這些應用程式與上述所提及的良好慣例比對,並找出有使用科技公司工具的應用程式(47個中有17個)。我們發現,有使用科技公司工具的追蹤應用程式比沒有使用科技公司工具的應用程式更能符合嚴格的私隱標準。這反映出,科技公司在協助抗疫的同時亦採取了強而有力的私隱保護措施。

圖 2. 有使用科技公司工具的追蹤應用程式更符合嚴格的隱私標準

Image

 資料來源: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安盛投資管理

倘若追蹤應用程式倣效科技公司的解決方案,執行強大的私隱保護措施,我們相信它們可向用戶證明其有能力保障個人資料的安全。我們認爲,這能夠提升採用率,從而有助壓平疫情曲線。

  • TW9kZWxpbmcgdGhlIGNvbWJpbmVkIGVmZmVjdCBvZiBkaWdpdGFsIGV4cG9zdXJlIG5vdGlmaWNhdGlvbiBhbmQgbm9uLXBoYXJtYWNldXRpY2FsIGludGVydmVudGlvbnMgb24gdGhlIENPVklELTE5IGVwaWRlbWljIGluIFdhc2hpbmd0b24gc3RhdGUsIE94Zm9yZCBVbml2ZXJzaXR5IGFuZCBHb29nbGUgUmVzZWFyY2gsIFNlcHRlbWJlciAyMDIwLg==
  • aHR0cHM6Ly93d3cudGVjaG5vbG9neXJldmlldy5jb20vMjAyMC8wNS8wNy8xMDAwOTYxL2xhdW5jaGluZy1taXR0ci1jb3ZpZC10cmFjaW5nLXRyYWNrZXIv

「要有效抗疫,我們需要容易取得接觸追蹤資料。一旦我們知道有人感染了這種疾病,我們便需要找出這名患者的接觸者。在疫情下,這是種完全合法的資料使用方式。但如果你想把同樣的資料用作其他用途[…],那便不能被允許。在那種情況下,你所用的是會影響我個人的公共資料,而我沒有理由同意這種使用方式,而這也不存在與「公共利益」相關的理據。」

安盛研究基金科學委員會成員Lawrence Lessig


某程度上,這次危機充分顯示出資料帶來的機遇,以及與大規模使用個人資料相關的風險之間的細微差別,同時亦提供了一個合法使用資料的例子。當配合負責任的資料私隱慣例時,這突顯出科技公司所可能帶來的社會效益──尤其是在這些艱難的時期。

社會效益結合經濟回報

自我們發表上一份研究報告和疫情開始以來,我們對待資料私隱和科技公司的方式出現了不少變化。透過我們的參與活動,我們發現公司意識到私隱風險的重要性,並已採取行動應對這些風險。這場危機還揭示了科技公司所可能帶來的正面社會影響──當然,疫情加速了數碼化轉型,並推動了網上趨勢。

全球在2020年更依賴科技,帶動科技股表現向好,納斯達克全年升42.87%,MSCI全球指數升13.83%,縱使過往的表現並非未來回報的指標。

圖 3.  2020年納斯達克 vs MSCI 全球指數的價格變動

Image

資料來源: S&P Market Intelligence, 安盛投資管理


「在過去幾個月,很多人都親身體驗到科技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包括工作、學習、購物和社交。概括而言,科技行業被視為是疫情的受惠者,而科技股的股價亦反映了這一點。企業和消費者採用多項數碼技術,有助支撐行業的長期增長。」

安盛投資管理科技、數碼經濟及機械人技術基金經理Jeremy Gleeson


除了許多科技公司最近得到的經濟回報外,我們認為,新冠危機讓我們能夠退一步,思考科技公司的社會角色。現在或許是時候就資料私隱建立一種新模式,以提高大衆對個人資料的使用方式的信心。疫情進一步揭示,資料對公司、投資者以至整個社會都有價值。因此,身為負責任的投資者,我們希望推動外界以有利社會的方式使用個人資料。這意味著,政府和科技公司應能夠就收集和處理個人資料以助解決問題(例如是眼下的危機)提供清晰的理據,並為分享資料的個人創造價值。

Related Articles

行業及監管

央行數字貨幣、儲備貨幣和地緣政治

  • by Alessandro Tentori
  • 11 六月 2021 (5 分鐘閱讀)
科技

不僅是人工智慧?探究2024年科技股的關鍵驅動因素

  • by AXA Investment Managers
  • 30 一月 2024 (7 分鐘閱讀)

    免責聲明

    本網站由已獲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 (以下簡稱「證監會」) 發牌的安盛投資管理亞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盛投資香港」)發布,內容僅供一般傳閱及資料參考之用。按照任何適用的法律或法規,本網站並不構成與金融工具交易相關的投資研究或財務分析,也不構成安盛投資管理公司或其關聯公司作出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服務或進行任何相關交易的要約,並不應被視為招攬或投資、法律、稅務或任何其他建議、投資策略建議或買賣證券的個人化建議。本網站的編寫沒有考慮任何特定人士的具體情況、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投資知識或特殊需要,亦有可能會隨時更改而恕不另行通知。要約僅會按照相關發行文件中所披露的資料作出。如果閣下不肯定本網站所載任何資訊的含義,請諮詢獨立財務顧問或其他專業顧問。

    由於本網站內容經過簡化,所載內容並不完整並屬於意見;文中的估計和預測具主觀性,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此等意見、估計及預測亦不保證會成真。實際營運結果及成果或存在重大差異。本網站內的資料、數字、聲明、分析、預測和其他資料乃根據我們在建立本網站時的知識狀態提供。本文所載的資訊從相信屬可靠之來源獲得。安盛投資香港有理由相信該等資訊為準確、完整及最新。在法律允許的最大範圍內,安盛投資香港、其關聯公司、董事、高級人員或僱員對第三方所提供的數據(包括該等數據的準確性)概不承擔任何責任。本文件並未載有足以支持作出投資決策的資訊。所提及的公司資料(如有)只供說明之用,並且不應被視作為投資建議或招攬。

    所有投資均涉及風險,包括損失資本。投資價值以及收益可升可跌,過往表現並不保證未來回報,投資者或會無法收回最初的投資金額。投資者不應僅根據本資料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本網站列出的某些服務或不適用於零售投資者。

    本網站未經證監會審閱。© 2023年安盛投資管理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