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欺詐警告(於2023年4月更新)。如要了解更多資料及如何保障自己,請按

Investment Institute
市場動態

推動歐元區投資潛力邁向新台階的因素

要點

全球力量格局、貿易及盟友關係正在轉變——這些變化將對歐洲產生深遠影響
國防及研發支出的增加,或將為歐元區帶來利好,並進一步提升其投資潛力
歐洲可透過提升競爭力、加快可持續發展進程,以及強化經濟與政治安全,擴展投資版圖

世界格局正在演變,投資者需清晰認知這些變化,並理解其對歐洲意味著什麼。

美國日益內向的戰略轉向,以及中國、俄羅斯、印度與其他大型新興經濟體之間日益緊密的合作,正挑戰西方主導的政治霸權。

顯然,這將對貿易、官方及私人資本流動,以及全球安全產生重大影響。歐洲作為重要經濟體,在全球舞台亦擁有顯著政治影響力。

然而,關於歐洲前景的敘事卻不明朗。對美國而言,未來經濟將以科技為驅動並趨向保護主義;對中國而言,則將經濟重心由出口及政府主導的資本支出轉向高科技與消費及服務驅動的模式,並在經濟與政治層面持續擴大對海外的影響力。

簡言之,其他國家可能被迫在兩者之間選邊站,從而促進雙邊主義與權力交易,而非多邊合作。


另一種路徑

歐洲可開闢不同道路。歐洲在建立一體化經濟體方面已有重大進展——單一市場及歐元均屬成功案例,但統一銀行體系及資本市場進程仍異常緩慢。

歐洲至今仍缺乏統一財政框架及具實質意義的共同債券市場。規管常被視為抑制創新的因素。在政治分裂的背景下,部分歐盟成員國面臨艱難財政抉擇;外部而言,持續的烏克蘭衝突使東歐安全局勢依然脆弱。

各方普遍認識到,歐洲亟需正視並應對這些挑戰。2024年9月,前歐洲央行行長、義大利前總理德拉吉提交了一份關於歐洲競爭力的報告,指出歐洲在快速變化的世界中仍存在重大脆弱性。報告總結:歐洲比美國或中國更容易受到貿易中斷影響;對能源市場波動更為敏感;在技術競賽中落後;防務支出亦低於其他主要大國。

德拉吉建議,應透過增加研發投入、建立更具支援性的金融體系以促進初創企業融資,以及推動資本市場自由化,縮小與美中間的技術差距。他同時呼籲歐洲持續推進脫碳進程,以改善能源安全並提升整體競爭力。


提高賭注

自今年2月德國聯邦大選梅爾茨勝選後,市場普遍預期其增加國防及基建支出的計劃將顯著提振歐洲經濟。

這些計劃與德拉吉建議大致一致,涵蓋數碼化、電網現代化及加大安全支出等範疇。在美國可能減少對歐洲安全承諾的壓力下,其他歐盟成員國亦紛紛承諾提高國防支出。

然而,各國增加支出的時間及資金來源尚不明確。儘管如此,國防、基建、能源及通訊等領域的產業鏈仍存在明顯增長潛力。此趨勢亦支撐了2025年股市表現。

畢馬威在其最新《歐洲經濟展望》中指出,到2030年,增加國防支有望推動GDP增長約0.3%,而加大國防研發投入則可能帶來更大增量,並對多項技術產生正面溢出效應,惠及民用經濟活動。1 截至目前,2025年歐洲航空航太及國防類股票已取得強勁總回報。

歐洲在可持續發展領域仍居全球領先地位,歐盟「綠色協定」為能源轉型提供支援,且歐洲投資活動受環境及社會因素影響的程度遠高於其他地區。加上政府支持,長期生產率有望獲得進一步推動。綠色債券市場便是一例,顯示歐洲金融市場在轉型融資中發揮重要作用。

  • 5q2Q5rSy57aT5r+f5bGV5pybIC0gMjAyNeW5tOaYpeWtow==

投資潛力

歐洲前景的積極因素,如德拉吉報告所述,源於各方對提升競爭力、加快可持續發展議程及改善經濟與政治安全的共識。

歐盟於2025年初推出《競爭力指南》,為「歐洲成為未來技術、服務及清潔產品的發源地、製造地及市場」指明路徑。2 歐洲在可再生能源、數碼與金融服務及科技等領域的既有優勢,長期股權投資者的潛在機會明顯。歐洲企業傾向向投資者派息,這一點很具有吸引力;但若企業未來更重視留存收益以支持投資,情況或將改變。

然而,短期仍存挑戰。歐洲在 7 月底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但對美出口企業仍面臨大幅關稅。作為一個比美國或中國更開放的經濟體,歐洲對削弱出口競爭力或增加貿易壁壘的因素更為脆弱。市場現正期待更明確的貿易政策框架,以限制對經濟增長的不利影響。

經合組織預計,今年歐盟經濟增長率為1.0%,2026年為1.2%。3 全球環境仍充滿挑戰,但歐元區低利率應有助於支持內需消費。金融市場目前對歐洲央行減息預期態度不積極,短期實際利率已降至零,且整體信貸環境仍在支撐投資。

  • 5q2Q55uf44CK56u254it5Yqb5oyH5Y2X44CL5peo5Zyo6YeN542y56u254it5Yqb
  • 57aT5ZCI57WE57mU57aT5r+f5bGV5pyb77yMMjAyNeW5tOesrDHmnJ8gfCDntpPlkIjntYTnuZQ=

預算挑戰

另一關注焦點是部分國家財政前景。法國情況尤為令人憂慮——政府近期財政整頓努力未能取得進展。然而整體而言,相較美國,歐洲財政前景仍屬良好,意味著實際債券孳息率較低、市場波動性較小。由於西班牙、義大利及葡萄牙等國的經濟增長與財政整頓,歐元區政府債券孳息率利差維持低位,並較十多年前歐債危機期間更加穩定。

未來一年,歐洲股市應能延續吸引力,平衡經濟增長與收益回報。儘管 GDP 增速疲軟,企業盈利仍保持高個位數增長。同時,歐洲企業正適應人工智慧帶來的機遇,亦在應對上述結構性主題所提供的潛在機會。

固定收益方面,高息債券表現突出,歐洲信用利差亦反映企業資產負債表健康。經濟增長仍需強化;進一步經濟深化與一體化不可或缺,且歐洲應對地緣政治挑戰的能力仍有待觀察。

總結而言,鑒於美國不確定性增加及其他地區政治風險上升,歐洲可為投資者提供另一選擇。若歐洲市場持續繁榮,歐元表現有望良好,長期投資者或因區域內增長趨向可持續而獲得可觀回報。

    免責聲明

    本網站由已獲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 (以下簡稱「證監會」) 發牌的安盛投資管理亞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盛投資香港」)發布,內容僅供一般傳閱及資料參考之用。按照任何適用的法律或法規,本網站並不構成與金融工具交易相關的投資研究或財務分析,也不構成安盛投資管理公司或其關聯公司作出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服務或進行任何相關交易的要約,並不應被視為招攬或投資、法律、稅務或任何其他建議、投資策略建議或買賣證券的個人化建議。本網站的編寫沒有考慮任何特定人士的具體情況、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投資知識或特殊需要,亦有可能會隨時更改而恕不另行通知。要約僅會按照相關發行文件中所披露的資料作出。如果閣下不肯定本網站所載任何資訊的含義,請諮詢獨立財務顧問或其他專業顧問。

    由於本網站內容經過簡化,所載內容並不完整並屬於意見;文中的估計和預測具主觀性,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此等意見、估計及預測亦不保證會成真。實際營運結果及成果或存在重大差異。本網站內的資料、數字、聲明、分析、預測和其他資料乃根據我們在建立本網站時的知識狀態提供。本文所載的資訊從相信屬可靠之來源獲得。安盛投資香港有理由相信該等資訊為準確、完整及最新。在法律允許的最大範圍內,安盛投資香港、其關聯公司、董事、高級人員或僱員對第三方所提供的數據(包括該等數據的準確性)概不承擔任何責任。本文件並未載有足以支持作出投資決策的資訊。所提及的公司資料(如有)只供說明之用,並且不應被視作為投資建議或招攬。

    所有投資均涉及風險,包括損失資本。投資價值以及收益可升可跌,過往表現並不保證未來回報,投資者或會無法收回最初的投資金額。投資者不應僅根據本資料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本網站列出的某些服務或不適用於零售投資者。

    本網站未經證監會審閱。© 2025年安盛投資管理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