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忘記政治:大選不會左右投資者對美國的興趣
要點
無論是美國的市場、美國的經濟,還是落戶美國的公司,似乎所有美國標籤的規模都很大。這也一直干擾著投資者預期。許多人曾預測美國將在 2023 年陷入衰退,但這並未成為現實。相反,根據美國財政部的資料,由於「經濟產出增長、勞動力市場強勁以及通脹放緩」,美國 2023 年的經濟增長高於平均水平。 i
強於預期的經濟形勢促成了 2023 年強勁的股市回報,標普 500 指數上漲 26%,道鐘斯指數上漲 17%,在生成式人工智慧崛起的提振下,科技股占比較高的納斯達克指數更是大幅上漲 45%。2024 年漲勢持續,上述各項指數均飆升至新高。 ii
- The U.S.Economy in Global Context | 美國財政部
- FactSet,以美元計算
經濟強國
大選前後,市場可能會出現一些緊張情緒。美國長期以來一直被投資者視為不容忽視的大國,美國總統大選具有全球性的影響力。原因也很容易理解。在某種程度上而言,美國自 19 世紀末以來一直是世界最大的經濟體,這也使其成為最強大、最具影響力的國家。 iii
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即GDP,包括所生產的商品和服務)價值近 28 萬億美元。相比之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 GDP 為 18.6 萬億美元,比美國少三分之一還多。 iv
此外,美元是世界上使用範圍最廣的貨幣,因此美國央行聯儲局對美國貨幣政策的任何調整都將對全球金融環境產生重大影響。
在從專業服務、製造業和農業,到醫療保健、房地產以及金融服務的許多商業領域,當然還有近期股市回報的主要推動力科技行業,美國也是全球領先企業的所在地。

- 40 Intriguing US Economy Facts You Never Knew About
- World GDP Rankings 2024 | Top 10 Countries Ranked By GDP - Forbes India,截至 2024 年 4 月 10 日
市場驅動因素和估值
按市場份額計算,美國占全球股票市場的 60% 左右v ,市值為 50.8 萬億美元vi 。全球十大公司中的大多數都位於美國,包括許多全球科技巨擘,例如 Alphabet(Google)、Amazon、Apple、Meta Platforms(Facebook)、Microsoft 和 Nvidia,這些公司的市值均超過一萬億美元。全球排名前十的還有沃倫·巴菲特的投資集團 Berkshire Hathaway 和製藥公司 Eli Lilly。 vii
全球債券市場也由美國主導,規模約為 51.3 萬億美元,而作為第二大定息市場的中國,規模還不到美國的一半,僅為 20.9 萬億美元。 viii 當然,鑒於美國債市和股市都表現良好,估值還在持續上升。美國股票市盈率處於兩年來的最高水平。 ix
無論是股票還是債券,便宜的資產都不多,這意味著當前的估值存在風險,需要加以考量。然而我們認為,強勁的經濟、健康的資產負債表和企業盈利能力推動了業績的增長。由於美國 GDP 增長繼續超出此前預期,2024 年盈利預計也將增長。此外,利率應該在某個時候下降。如果是由通膨下降推動的,那麼較低的利率將對股票和債券產生積極影響。 就目前而言,任何市場回檔都可能引發投資者的「逢低買入」操作。

- Global stock markets by country 2023 | Statista
- US Stock Market Total Market Value (2024) | Siblis Research
- The Largest Companies by Market Cap in 2024 | The Motley Fool,截至 2024 年 4 月 1 日
- Ranked:These are the largest bond markets in the world | 世界經濟論壇 (weforum.org)
- USA Inc. is rich (and rewarding) | AXA IM Corporate (axa-im.com) / (4 月 10 日 - Refinitive Datastream)
基本事實
當然,與任何市場一樣,美國市場並不會呈直線走勢——它既可能上漲,也可能下跌。除減息和更加均衡的全球增長之外,推動股市表現的長期因素還包括自動化、數位化和綠色轉型。但也應該注意到,除科技行業之外,工業和金融業今年迄今為止都取得了強勁的總回報。 x
當然,相信近期強勁表現將持續下去是不明智的。如果美國股市經歷一段調整期,幾乎沒有人會感到驚訝,尤其是考慮到最近的反彈主要是由科技行業推動的。 但從長遠來看,考慮到行業的多樣性和創新的深度,我們認為美國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市場。即使即將到來的大選也不會削弱其長期吸引力。就連聯儲局主席鮑威爾也堅稱,雖然大選後的第二天就是央行 11 月的政策會議日,但大選不會對任何利率決定產生影響。 xi
這並不是要低估十一月勝選者或會帶來的不同政策的可能性。今年晚些時候我們將重新討論這個主題。然而,企業具有韌性且狀況良好,美國經濟在大選期間會非常強勁。這應該能夠在政治不確定時期為投資者提供回報。
所提及的公司僅供說明之用,不應視為投資建議。
- Don’t give up on us baby! | AXA IM Corporate (axa-im.com) /(4 月 10 日 – Refinitive Datastream)
- Powell:Fed still sees rate cuts this year; election timing won't affect decision | 美聯社新聞
免責聲明
本網站由已獲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 (以下簡稱「證監會」) 發牌的安盛投資管理亞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盛投資香港」)發布,內容僅供一般傳閱及資料參考之用。按照任何適用的法律或法規,本網站並不構成與金融工具交易相關的投資研究或財務分析,也不構成安盛投資管理公司或其關聯公司作出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服務或進行任何相關交易的要約,並不應被視為招攬或投資、法律、稅務或任何其他建議、投資策略建議或買賣證券的個人化建議。本網站的編寫沒有考慮任何特定人士的具體情況、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投資知識或特殊需要,亦有可能會隨時更改而恕不另行通知。要約僅會按照相關發行文件中所披露的資料作出。如果閣下不肯定本網站所載任何資訊的含義,請諮詢獨立財務顧問或其他專業顧問。
由於本網站內容經過簡化,所載內容並不完整並屬於意見;文中的估計和預測具主觀性,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此等意見、估計及預測亦不保證會成真。實際營運結果及成果或存在重大差異。本網站內的資料、數字、聲明、分析、預測和其他資料乃根據我們在建立本網站時的知識狀態提供。本文所載的資訊從相信屬可靠之來源獲得。安盛投資香港有理由相信該等資訊為準確、完整及最新。在法律允許的最大範圍內,安盛投資香港、其關聯公司、董事、高級人員或僱員對第三方所提供的數據(包括該等數據的準確性)概不承擔任何責任。本文件並未載有足以支持作出投資決策的資訊。所提及的公司資料(如有)只供說明之用,並且不應被視作為投資建議或招攬。
所有投資均涉及風險,包括損失資本。投資價值以及收益可升可跌,過往表現並不保證未來回報,投資者或會無法收回最初的投資金額。投資者不應僅根據本資料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本網站列出的某些服務或不適用於零售投資者。
本網站未經證監會審閱。© 2025年安盛投資管理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