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欺詐警告(於2023年4月更新)。如要了解更多資料及如何保障自己,請按

Investment Institute
社會

企業應如何反思解決社會問題的方式

  • 27 十月 2022 (5 分鐘閱讀)

  • 社會議題管理欠佳,可影響一間公司的財務指標,但社會因素涉及眾多層面,令人難以識別和計量
  • 我們制定了清單,為怎樣建立可靠數據追蹤進度提供指引,並闡述了投資者在監管方面需要考慮的一些挑戰
  • 我們認為,良好的人力資本管理,有助企業為未來危機做好準備,並有助防止對員工的心理健康造成損害

多年來,地球面對眾多挑戰,環境因素一直是ESG的重點;另一方面,管治因素歷盡考驗並     有所增強,在在顯示我們需要更強而有力的行政監督。1 對比之下,社會因素的發展步伐落後。社會因素獲確認為難以定義,且發行人缺乏明確的匯報流程。然而,這是業務成功的核心,企業現時所受的審查越來越多,其中包括怎樣將社會因素整合至其決策和策略思維。我們認為,企業對社會問題管理欠佳(由工人權益以至供應鏈管理),可能會損害其聲譽,並對財務指標產生實際影響,我們客戶的投資也可能受到直接打擊。

本文將先評估分析社會因素的複雜性,尋求最有效的方法計量和記錄進展,並界定高層的責任。文章後段會討論我們期望公司在現行指標上作出哪些改進,以反映人們和社區面對的挑戰。

計量社會因素的複雜性

計量ESG因素需要開發一套方法,使用穩定及可重複的評分系統,迫使公司展示其改進。社會方面,一般在公司層面使用的指標,亦面對另一項挑戰:如何掌握問題的複雜性和不斷變化的性質,這些因素有時不可預測,因而不斷演變。原始數據可掩飾潛在結果和影響。數字有改進,反映了在某特定時刻的情況,或會模糊決策的潛在長遠轉化。

深入指標的需求

我們認為在計量社會因素時,最好圍繞一個目的。堅守若干價值,而非盲目追求在短期內盡量增加利潤,已成為社會近期的主要轉變之一。公司現在需要考慮怎樣在慈善計劃以外,為社會作出貢獻。例如令其產品更垂手可得,包括考慮消費者的負擔能力,以至在需求未獲得滿足的地區進行分配。我們認為,採取這種立場的公司,或可在聲譽,以至最終在資本流動方面獲得可觀回報。然而,此目的和為達成任務而設的目標需要一套「深入指標」,以持續有效地計量和改善社會績效,並監察輸入、輸出和潛在風險。

我們認為,這些指標應該:

  • 展示因果邏輯及定義成果鏈,說明一種方法的哪些行動可帶來甚麼預期成果。包括要達致理想產出及成果所需要作出甚麼重要投入,以及最終成果應要持續一段時間,而不單是達到市場或社會在特定時刻的特定需求
  • 建立公司在社會環境下的定位框架。過去的危機顯示公司可通過慈善事業,或創造收益的方式,來適應提供社會價值。社會總會面對新的經濟危機,我們相信訂立明確目標,將有助公司避免目標偏移,或作出可能損害其目標的短期回應
  • 建立問責制,尤其是董事會層級。專責董事會成員、委員會或全體董事會,應就其計劃及相關影響負責。這應有助制訂能夠推動長遠價值的策略。

明確的職責

公司董事會需負責確定誰人負責作出決策。然而,有效的董事會監督,需要他們對如何將社會問題納入業務決策(包括策略決策和風險評估)有一定程度了解。

安永在2021年2月和3月為近400名上市公司董事進行調查,評估他們對ESG的看法、實踐和預測。報告總結:「大部分董事視ESG為合規事宜,而非策略機遇,其中一些董事對了解股東在環境和社會因素上的期望缺乏信心。」

報告指,在受訪者對公司面對的社會問題的重要性上,57%人士對其個人理解「非常有信心」,遠低於達致管治所需的理解(83%),這讓人質疑公司怎樣確定真正的社會問題。

受訪者缺乏信心理解哪項目最重要,可能反映在這些社會問題的整體監督之上。例如,在監督勞動力多元化、公平和包容性方面,研究顯示43%受訪者表示由全體董事會負責,其次是薪酬委員會(27%)、提名和管治委員會(19%)、其他董事會級別委員會(5%)和審核委員會(1%),6%受訪者表示董事會沒有就此進行監督。

企業架構並無不妥,但從薪酬以至審核委員會的廣泛回應,令人質疑董事會對社會監督的可信度,以及其相關專業知識。交叉技能確實可發揮作用,但這種職責分工可能影響公司怎樣根據其預設目標作出匯報,以及在未達到目標時由誰人負責,最終可能混淆了實際需要。

我們認為缺乏一致方針,可能會對董事會及成員產生直接負面影響。投資者(包括安盛投資管理)日益期望董事會可有效監督ESG,表現落後者可能面臨遭「投票反對」,且越來越多股東就ESG問題提出建議。

社會方面,我們認為將風險和潛在問題納入董事會監督範圍,將對公司大有裨益。談及在董事會層面實施良好管治的利好作用前,萬一其中一種風險成真,也可以降低責任及加強應對措施。

改善社會指標

社會問題為管理層帶來的壓力,增加了「社會漂洗」的風險 ─ 即類似漂綠,指行動未能達到原訂目標。這種脫離有時可能會被忽視,而為回應可量化社會指標迫切需求而設的數據集,實際上可能加劇此風險。換言之,數據可能因應具體說法而變化,但可能無法解決員工,或受公司行為影響的社會層面的現行挑戰。

個案研究:計量員工滿意度

計量社會進步的最常見方法之一,是員工滿意度調查。此方法可以提供有關公司員工的寶貴資訊,確定提高效率的可能方法。因此,長遠可用於挽留員工。經精心設計的調查重視員工意見,讓他們有機會在需要時表達不滿。這可以讓員工覺得公司有聆聽其意見。事實上,員工調查對公司有良好作用,為影響行為的工具。積極的結果可以產生承諾;消極的回應則引起反思。

當然,調查本身存在缺陷。首先,調查會受到近期事件所影響,如沒有定期進行,調查只會捕捉特定時間內的氣氛。這會導致另一個問題:實際差異不太。每年為您的員工進行多次調查效果有限,在短時間內將難以看到成果。

員工回答也可能受到保密性的擔憂所影響,他們可能傾向作積極的意見回應。2021年12月,英國工會聯盟訪問超過2,209名工人,調查顯示60%人士認為他們在目前或最近的工作,均受到某種形式的監視和監控,此比例在2020年為53%。2 3

調查也可能有受操縱風險,尤其是有關薪酬的事宜。單單是提高數字,不一定會讓表現更佳,這可能產生表面化的指標以獲得高參與度,可能無法反映員工面對的真正挑戰。一般而言,調查結論通常過份模糊。他們可能為成為「模範僱主」而歡呼,或得出結論認為員工「普遍期待上班」,目標是集中提高員工的參與度,而不是回應任何負面意見,這可能令調查走往錯誤方向。我們看到一些大型企業引用正面員工調查結果,但同時採取策略破壞工會,或公司的員工流失率可能極高,讓人懷疑可能與這些因素相關的高層薪酬的可靠性。

提升和支持員工

這反映單靠收集數據來定義指標未能奏效。以推動組織改變和表現的方式來改進和解決社會問題,應與深入的文化改革並駕齊驅。發起針對性的行動,是較為務實及具潛在互補性的方針,這可以利用現有技能和人才。

1990年代,Nike被指在東南亞使用血汗工廠。公司聲譽受到嚴重損害,當時的行政總裁Philip Knight表示:「Nike產品已成為奴隸工資、強迫加班和任意剝削的代名詞。」4

這類問題可以通過兩種可行方式解決:加強合規計劃,或增加培訓時間 ─ 傳統上這些方法反應良好,且可以持續進行計量。Nike使用了其他方法來解決問題:精簡製造,採取類似豐田的「豐田模式」。5

「豐田模式」的具體概念是教導生產線工人完成一系列不同工作,而非單一的重複工作,鼓勵他們在質素控制、必要生產改進、提高技能方面表達意見。由於旗下一些工廠被認為是不合適的工作環境,Nike在審核每一間廠房後,聘請經理進行改造。一項研究6 發現,經精簡製造後,不遵守勞工標準(如工資或工時)的情況減少15%,且整體改善了多個國家工廠的工作環境。

提升員工,讓他們能夠計量其工作產生的影響,應可讓他們覺得工作更有意義和受到僱主或客戶讚賞,最終或可更有效挽留人才。我們認為,投資者應推動考慮採取此方針的公司制定計劃,並取得重要的可評估結果。

預期計劃未來出現的危機

在若干情況下,尤其是出現危機時,一些僱主將加緊為工人和社區提供更多援助。隨著生活成本上漲,越來越多工人發現自己壓力巨大,薪金根本入不敷支。

公司面對的壓力日增,需提供工作場所以外的解決方案。支援員工及公司渡過這種困難時期的方式有幾種,措施對企業的影響將受到投資者密切關注,正如疫情期間和其後的事件。

我們認為重點是要支持靈活的工作和規劃,並報告可以進行和已經完成的工作,以管理不同工作模式。許多員工將難以承受能源成本不斷上漲,我們也可能暫時看到在家工作的趨勢減弱。提供部分或全部交通費用,讓員工更頻繁地返回工作地點,可能是有利他們財務狀況的有效方法之一。要求加薪的員工可能大增,這需要審慎管理,我們將密切關注2023年的整體勞動力趨勢。

從根本上看,我們認為敏感的方針和潛在投資可能帶來回報。當員工陷入財務困難,將嚴重影響他們專注工作的能力,增加工作時的錯誤,並降低認知能力。7

支援心理健康

將心理健康、靈活性和公平薪酬納入企業策略已為管理員工的關鍵。會計師德勤近期一份報告發現,經計及曠工、出勤率和營業額等因素,自疫情開始以來,英國僱主因心理健康欠佳而付出的年度成本已增加25%。8 識別和解決促成這些行為的原因可能具決定作用。

人們越來越期望公司承擔起支持員工情緒穩定的責任。我們認為在「大離職潮」背景下,這可能是重要的差異化因素,2021年美國便有約4,800萬人辭職,9 四分之一的英國員工則希望轉工,10 這推動了許多人「低調辭職」 ─ 即在工作時只達到最低要求 ─ 以回應他們對惡劣企業文化和工作缺乏安全感的感受。

然而,公司未必需要重新徹底改革。輕微調整一些固有措施,或可帶來重大改進。例如在可能出現衰退時,將增加壓力水平,因而產生無心工作的風險,在這種情況下,公司可計量薪酬與實際生活成本之間的差距。

他們亦可以計算在同一職位所花時間,直至不滿或辭職之間的平均時間,從而重新評估晉升     機會。這有助企業通過針對性的干預措施,確定希望挽留的員工。計算還可以包括為員工提供培訓,為他們帶來潛在個人成長的機會,讓公司提升工作表現。

最後,公司可透過了解員工身處的位置或個人資料等,致力管理高風險群組,以便為這些群組提供更度身訂造的方法 ─ 我們認為這是值得支持的做法,畢竟所有員工因處境及壓力所受的影響均不同。

總括而言,企業需要探索解決社會問題的不同方法。在不確定的環境中,有關問題迅速發展。管理此流程需要真正的責任感和適應能力,在董事會層面定義明確的職責,並委任在社會事務方面擁有深厚專業知識的人員。

深入了解我們社會面臨的挑戰,以及決策官員的清晰願景,將可改善設立更加進取和現實的指標,反映投資者的需求以及把人們和社區的關注納入整體業務策略。我們的信念是,公司在人力資本的前期投資,長遠應可產生回報,這是保持競爭優勢的唯一途徑。

  • RVNHID0gZW52aXJvbm1lbnRhbCwgc29jaWFsIGFuZCBnb3Zlcm5hbmNl
  • U291cmNlOiBJbnRydXNpdmUgd29ya2VyIHN1cnZlaWxsYW5jZSB0ZWNoIHJpc2tzIOKAnHNwaXJhbGxpbmcgb3V0IG9mIGNvbnRyb2zigJ0gd2l0aG91dCBzdHJvbmdlciByZWd1bGF0aW9uLCBUVUMgd2FybnMgfCBUVUMg
  • U291cmNlOiBBIGZlZGVyYXRpb24gb2YgdHJhZGUgdW5pb25zIGluIEVuZ2xhbmQgYW5kIFdhbGVzIHJlcHJlc2VudGluZyB0aGUgbWFqb3JpdHkgb2YgdHJhZGUgdW5pb25z
  • U291cmNlOiBCQUQgRk9SIEJVU0lORVNTIC0gVGhlIFdhc2hpbmd0b24gUG9zdA==
  • U291cmNlOiDigJxUaGUgMTQgcHJpbmNpcGxlcyBvZiB0aGUgVG95b3RhIFdheeKAnSBwLjM1IOKAkyBKZWZmcmV5IExpa2VyLCAyMDA0
  • U291cmNlOiDigJxEb2VzIExlYW4gSW1wcm92ZSBMYWJvciBTdGFuZGFyZHM/IE1hbmFnZW1lbnQgYW5kIFNvY2lhbCBQZXJmb3JtYW5jZSBpbiB0aGUgTmlrZSBTdXBwbHkgQ2hhaW7igJ0gLSBHcmVnIERpc3RlbGhvcnN0LCBKZW5zIEhhaW5tdWVsbGVyLCBSaWNoYXJkIE0uIExvY2tlIOKAkyBNYW5hZ2VtZW50IFNjaWVuY2UsIDIwMTM=
  • U291cmNlOiDigJxEbyBmaW5hbmNpYWwgY29uY2VybnMgbWFrZSB3b3JrZXJzIGxlc3MgcHJvZHVjdGl2ZT/igJ0sIFN1cHJlZXQgS2F1ciwgU2VuZGhpbCBNdWxsYWluYXRoYW4sIFN1YW5uYSBPaCwgRnJuYWsgU2NoaWxiYWNoIOKAkyBOYXRpb25hbCBCdXJlYXUgb2YgRWNvbm9taWMgUmVzZWFyY2gg4oCTIEp1bHkgMjAyMQ==
  • U291cmNlOyBQcmVzZW50ZWVpc20gcmVmZXJzIHRvIHdvcmtlciBnb2luZyBpbnRvIHdvcmtwbGFjZXMgd2hpbGUgc2ljaywgYnJpbmdpbmcgcG90ZW50aWFsIHdpZGVyIG5lZ2F0aXZlIGNvbnNlcXVlbmNlcyBhcyB3ZWxsIGFzIGEgbGFjayBvZiBwcm9kdWN0aXZpdHku
  • U291cmNlOiDigJxUaGUgR3JlYXQgUmVzaWduYXRpb24gY29udGludWVzLCBhcyA0NCUgb2Ygd29ya2VycyBsb29rIGZvciBhIG5ldyBqb2LigJ0g4oCTIENOQkMsIDIwMjI=
  • U291cmNlOiBNZW50YWwgaGVhbHRoIGFuZCBlbXBsb3llcnM6IHRoZSBjYXNlIGZvciBpbnZlc3RtZW50IC0gcGFuZGVtaWMgYW5kIGJleW9uZCAtIERlbG9pdHRlIFVL

    免責聲明

    本網站由已獲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 (以下簡稱「證監會」) 發牌的安盛投資管理亞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盛投資香港」)發布,內容僅供一般傳閱及資料參考之用。按照任何適用的法律或法規,本網站並不構成與金融工具交易相關的投資研究或財務分析,也不構成安盛投資管理公司或其關聯公司作出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服務或進行任何相關交易的要約,並不應被視為招攬或投資、法律、稅務或任何其他建議、投資策略建議或買賣證券的個人化建議。本網站的編寫沒有考慮任何特定人士的具體情況、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投資知識或特殊需要,亦有可能會隨時更改而恕不另行通知。要約僅會按照相關發行文件中所披露的資料作出。如果閣下不肯定本網站所載任何資訊的含義,請諮詢獨立財務顧問或其他專業顧問。

    由於本網站內容經過簡化,所載內容並不完整並屬於意見;文中的估計和預測具主觀性,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此等意見、估計及預測亦不保證會成真。實際營運結果及成果或存在重大差異。本網站內的資料、數字、聲明、分析、預測和其他資料乃根據我們在建立本網站時的知識狀態提供。本文所載的資訊從相信屬可靠之來源獲得。安盛投資香港有理由相信該等資訊為準確、完整及最新。在法律允許的最大範圍內,安盛投資香港、其關聯公司、董事、高級人員或僱員對第三方所提供的數據(包括該等數據的準確性)概不承擔任何責任。本文件並未載有足以支持作出投資決策的資訊。所提及的公司資料(如有)只供說明之用,並且不應被視作為投資建議或招攬。

    所有投資均涉及風險,包括損失資本。投資價值以及收益可升可跌,過往表現並不保證未來回報,投資者或會無法收回最初的投資金額。投資者不應僅根據本資料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本網站列出的某些服務或不適用於零售投資者。

    本網站未經證監會審閱。© 2023年安盛投資管理公司。版權所有。